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脑户

脑户

①头的后方,枕骨部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头项囟顶脑户中痈。”②经穴名。代号DU17。出《素问·刺禁论》。别名匝风、会额合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风府穴直上1.5寸,当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分支。主治癫痫头晕,失眠,项强,瘖不能言;以及枕神经痛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祛风定志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 二丑

    见《中药材手册》。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详牵牛子条。

  • 饥疝

    古病名。指一种食后即饥,胃脘疼痛的疝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

  • 朱云高

    【介绍】:见朱颜条。

  • 以攻为补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 血枕痛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 暖痰法

    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及胸前,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治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倒者。

  • ***膏

    《外科精要》方。***、琥珀各一钱,人参、朱砂、茯神(一作茯苓)、酸枣仁各二钱,冰片一字(一作一分)。为末,用蜜收膏,每服弹子大一块,麦门冬煎汤化下,日五次。治咽喉口舌生疮。

  • 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

    书名。又名《伤寒金疏钞》。15卷。明·卢之颐撰。作者根据《内经》理论阐解《伤寒论》,全书依次为辨六经脉证,辨诸可、诸不可,辨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劳复,以及辨脉法、平脉法、伤寒序例。卢氏力图将《伤寒论

  • 伤寒方经解

    书名。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於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