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粉与面粉混合揉和,使之发酵切为块状而成。一般用水煎服。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筋。见该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见火盛刑金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著《胎产经验方》1卷,已佚。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丸,见该条。
病名。舌痈的一种。多由心经火毒上炎所致。症见舌体肿起,疼痛,饮食难咽,语言难出。《医门补要》卷中:“满舌肿硬,难于语言进食为盘舌痈。”治宜清心泻火,消肿解毒。方可选用***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常色。健康人面部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属无病的常色。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