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蕲蛇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

英文名AGKISTRODON

别名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性状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炮制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酒蕲蛇:取净蕲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蕲蛇 ,用黄酒20kg。

性味甘、咸,温;有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龙角

    药材名称龙角拼音Lónɡ Ji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角骨化石。化学成分与龙骨、龙齿相似,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性味甘,平。①《药对》:"平。"②《纲目》

  • 浮石

    药材名称浮石拼音Fú Shí别名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出处1.浮石始载于《日华子》。2.《嘉佑本草》附于“石蟹”下。3.《纲目》曰:“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

  • 生等[藏药名]

    药材名称生等[藏药名]别名生等膏来源鼠李科生等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 et Molch,以木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消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

  • 饱饭花果

    药材名称饱饭花果拼音Bǎo Fàn Huā Guǒ别名乌饭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仙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百草药材名称仙百草来源菊科仙百草Aster tubinatus S. Moore var. chekiangensis C. Ling, mss.,以根入药。原形态本变种与正种区

  •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拼音Mǎ Lái Pú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

  • 金盏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盏草根药材名称金盏草根拼音Jīn Zhǎn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金盏花的根。功能主治治疝气。复方治疝气:金盏草鲜根二至四两(干的一至二两),公鸡一只(洗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

  • 马兜铃

    《中国药典》:马兜铃药材名称马兜铃拼音Mǎ Dōu Línɡ英文名FRUCTUS ARISTOLOCHIAE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