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位于
见《丹溪心法》。即月经过少。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有二义:①指四时变化和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即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②指五类疾病与五输穴相
见伤寒六书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聚开障。详该条。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介绍】:见王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