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宝本草》。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
病证名,指小儿真元虚,手足厥冷的证候。临床有寒厥和热厥之分。《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宜理中汤,或附、桂、干姜、吴萸,俱可酌用);热厥者,即阳厥,宜急泄热(宜芩、连、山栀、石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病名。《医学入门》第七卷:“温风起而冷齿易安。”原注:“温风散……水煎服,仍含漱,治风冷齿痛。”即齿痛之由于风冷者。参见牙痛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
见《开宝重定本草》。即益智仁,详该条。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不避风,则风入肌表,以致痘不能发,或肌肤麻木,不知痛痒,或不麻木而干燥,或毛直而干焦,或皮痒而欲搔,甚则烦躁谵语,由风热相搏所致。治以疏风解毒,用消风散,甚
出《颅囟经》。即历瘠疳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