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

  • 重订通俗伤寒论

    简介序第一章·伤寒要义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三章·表里寒热第四章·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七章·伤寒本证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伤寒坏证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十二章·调理诸

  • 重订通俗伤寒论

    见通俗伤寒论条。

猜你喜欢

  • 三焦手少阳之脉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三焦经。详该条。

  • 肾虚崩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由肾虚不能约制胞络,以致冲任不固,而成崩漏下血不止,兼见腰膝痠软,疲倦乏力等。宜补肾固冲。方用固冲汤加鹿角胶。

  • 直腹泄

    病名。《不居集》卷二十一:“直腹泄,饮食入口,少顷即出。”即直肠泻。详该条。

  • 桐油中毒

    病名。因误食桐油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见发热、气短、肢麻、水肿、心脏扩大、肝肾功能损害等。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桐油毒的药物,如甘草、干柿

  • 定痛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一时不能得药,用食盐一碗,锅内炒极热,布包之。向胸腹从上熨下。盖盐走血分,最能软坚,所以止痛。冷则又炒又熨,痛定乃止。男妇气痛,皆同此法。

  • 齿漏疳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愈而复发。《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牙漏条。

  • 起废神丹

    《串雅内编》卷一方。①麦门冬八两,熟地黄一斤,玄参七钱,五味子一两。水煎,分三次服。治痿症,日久不愈。②熟地黄八两,玄参三两,五味子三钱,山茱萸四钱,牛膝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治痿症,服上方见效后,改

  • 南极

    南方之极,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月水色黄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来黄色,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