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堂经验方》方。杏仁(去皮尖)、胡桃肉各等分。研为膏,入炼蜜少许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二丸,食后睡前细嚼,姜汤送下。治老年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宁。
痘疮当灌浆之时,浆清不脓,及不按期而浆行者,为气血虚;痘粒软薄,痘皮不坚实者,属气虚;痘根赤艳,为热在血分;水泡挟杂于痘中,为脾虚多湿。这些都为险证,宜辨其寒热虚实以施治,妥善护理,以期化险为夷。
见幼科直言条。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类中风。详该条。
病名。见《石室秘录》。多发生于产后1~3天内。因产后气血未复,盛夏炎热,暑邪乘虚侵袭肌体,阴气卒绝,阳气暴壅,经络不通而致高热,神志不清等症。若热中于里,兼见心烦口渴,大汗面赤,脉洪大,治宜生津止渴,
书名。2卷。清·周子芗辑。成书于1898年。本书收录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内容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