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风车子

云南风车子

药材名称云南风车子

拼音Yún Nán Fēnɡ Chē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云南风车子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yunnanensis Ex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熟后采收,去除果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高2-4m的大藤本。小枝上部方形,有槽,下部圆柱状,被锈色柔毛及鳞片,老时渐脱。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3-)7-12mm,被鳞片及微柔毛;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为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7-15(-18)cm,宽3-7cm,先端短尖或急尖,稀尾状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稀微波状,两面有柔毛,老时渐落(叶脉仍被柔毛),具白色和橙黄色鳞片,在背面尤密,网脉显着。穗状花序腋生,常对生,长3-8(-10)cm,下部1/3无花,有时聚生枝顶而成圆锥花序;花密集,黄白色,4数,无柄,密被锈色盾状鳞片,长达1cm;苞片线形,长4mm;萼管漏斗状,与苞片等长,外面密被锈色鳞片及微柔毛,内面有1锈色稍高于萼齿的长硬毛环,萼齿三角形,锐尖,直立,萼管长约4.5mm;花瓣倒卵形,先端浑圆或微凹,较萼齿长,长约3mm;雄蕊8,伸出;子房近圆柱形,长约为萼管之半,花柱长7mm,无毛,胚珠2(-3)枚。果具4翅,近球形,长2.2-3.5cm,宽2.5-3.9cm;翅纸质,深棕褐色,边全缘或有微齿,被锈色鳞片;种子1颗,卵形,有4条纵沟。花期4-6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稀达2000m的沟谷、河边或疏森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矩形叶鼠刺

    《中药大辞典》:矩形叶鼠刺药材名称矩形叶鼠刺拼音Jǔ Xínɡ Yè Shǔ Cì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

  • 牡丹花

    《中药大辞典》:牡丹花药材名称牡丹花拼音Mǔ Dān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淡,无毒。"功能

  • 欧绵马

    药材名称欧绵马拼音ōu Mián Mǎ别名贯众、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Polypodiu

  • 石莼

    《中药大辞典》:石莼药材名称石莼拼音Shí Chún别名石被(《连江县志》),纸菜(《广东新语》),海莴苣(《中国植物图鉴》),海白菜(《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石莼科植

  • 禹白附

    药材名称禹白附拼音Yǔ Bái Fù别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出处《中药志》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

  •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药材名称桃胶拼音Táo Jiāo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化学成分树胶的

  • 响铃草

    《中药大辞典》:响铃草药材名称响铃草拼音Xiǎnɡ Línɡ Cǎo别名野花生(《中国植物志》),荷猪草、黄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马响铃(《滇南本草整理本》),铃

  • 裂叶双盖蕨

    药材名称裂叶双盖蕨拼音Liè Yè Shuānɡ Gài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azium zeylanicum(Hook.)Moore[As

  • 山荷叶

    药材名称山荷叶拼音Shān Hé Yè别名阿儿七、窝儿七、旱荷、一碗水[陕西]来源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山荷叶(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残茎及

  • 水皂角子

    药材名称水皂角子拼音Shuǐ Zào Jiǎo Zǐ出处四川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皂角"条。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疾,夜盲,目翳。(四川)用法用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