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叶水苏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

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

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全草。春季至初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下部匍匐生根;茎方形,节上有毛。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0.5厘米,宽0.7~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无毛;叶柄长3~17毫米。花轮有花6朵至多数,腋生而集成间断的穗形总状花序,或顶生于枝梢,花轴长5~12厘米;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7.2毫米,外面无毛或有微柔毛,有10条脉纹和5齿,齿端有针尖,边缘有纤毛,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长14.5毫米,上唇倒卵圆形,外面被短柔毛,全缘,下唇3裂;雄蕊4,2强;花柱顶端2裂,较雄蕊短。小坚果倒卵圆形,长1.8毫米,黑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田间草丛中或水沟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咖啡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绿原酸,还含有3种黄酮类物质:7-甲氧基黄芩甙元、光叶水苏甙和光叶水苏次甙。另含皂甙。

性味《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抗菌消炎。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百日咳,痢疾,带状疱疹。

①《杭州药植志》:"脱力强壮剂。"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抗菌消炎。"

③《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益阴清火,泻热除痰。治风热上升,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疱疹热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敷。

复方①治百日咳:光叶水苏五钱至一两,加冰糖或白糖适量,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及其他喉症:光叶水苏连根全草一两,或加牛膝一两,一枝黄花五钱,水煎,含服。

③治带状疱疹:鲜光叶水苏根,捣汁涂敷患处。

④治痢疾:光叶水苏一至二两,水煎服。(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乌蔹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蔹莓药材名称乌蔹莓拼音Wū Liǎn Méi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

  • 海茄子

    药材名称海茄子拼音Hǎi Qié Zi别名野海椒来源茄科毛叶冬珊瑚Solanum capsicastrum Lin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积,利膈,下

  • 千里马

    药材名称千里马拼音Qiān Lǐ Mǎ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inetii Boivin[T.deciternatum Boivin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虫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虫实药材名称虫实别名绵蓬、红蓬草来源藜科虫实Corispermum hyssopifol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甘肃。性味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主

  • 全缘凤尾蕨

    药材名称全缘凤尾蕨拼音Quán Yuá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Conspicuous Brake别名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

  •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药材名称地核桃拼音Dì Hé Tɑo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干贝

    药材名称干贝拼音Gān Bèi别名江瑶柱、扇贝柱来源药材基源:为扇贝科动物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和花鹊栉孔扇贝的闭壳肌。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

  • 美商陆叶

    药材名称美商陆叶拼音Měi Shānɡ Lù Yè别名洋商陆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