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全毛悬钩子

全毛悬钩子

药材名称全毛悬钩子

拼音Quán Máo Xuán Gōu Zi

别名红毛猫耳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全草

原形态常绿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茎无皮刺,茎和叶柄、叶片下面中脉、总花梗、花梗及萼均密生紫色刚毛状长腺毛和淡黄色绢毛。单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4.5~10.5厘米,宽3~10厘米,掌状3~5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尖锯齿,两面有柔毛;叶柄长2.5~5.5厘米;托叶羽状深裂,裂片条形。花3~5朵,成腋生短总状花序;苞片似托叶;花白色,径1~1.5厘米;萼裂片披针形,内外两面密生柔毛;花瓣5片;雄蕊多数,药椭圆形;雌蕊花柱呈线状,长于雄蕊。聚合果半球形,径约1厘米,暗红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丛林内或竹林下。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受风,月经不调,四肢酸麻:全毛悬钩子一至二两,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岭勾儿茶)一至二两,白马骨茜草六月雪)、丹参各一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铜罗伞

    《中药大辞典》:铜罗伞药材名称铜罗伞拼音Tónɡ Luó Sǎn别名胡豆、岩藤、杨桃叶罗伞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庭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猫油

    《中药大辞典》:猫油药材名称猫油拼音Māo Yóu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脂肪油。功能主治治烧伤。复方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摘

  • 腐巴

    《中药大辞典》:腐巴药材名称腐巴拼音Fǔ 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①《药

  • 枳根皮

    《中药大辞典》:枳根皮药材名称枳根皮拼音Zhǐ Gēn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

  • 竹(鼠留)肉

    药材名称竹(鼠留)肉拼音Zhú ( Shǔ Liú ) Ròu英文名Bamboo rat 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

  • 金鸡勒

    《中药大辞典》:金鸡勒药材名称金鸡勒拼音Jīn Jī Lè别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采收的方法有多

  • 金金棒

    《中药大辞典》:金金棒药材名称金金棒拼音Jīn Jīn Bànɡ别名小五爪龙、金棒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细蔓委陵菜的块根。秋季挖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红花岩黄芪

    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别名红黄芪、黄芪。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

  • 华山矾果

    《中药大辞典》:华山矾果药材名称华山矾果拼音Huà Shān Fán Guǒ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

  • 鹅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绒藤药材名称鹅绒藤拼音é Rónɡ Ténɡ别名羊奶角角、祖子花、趋姐姐叶、老牛肿来源萝藦科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 B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