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冲天果

冲天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

药材名称冲天果

别名鱼藤、冲天子、毒鱼藤

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辛,凉。有大毒。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止痒。

治秃顶:煎水外洗。

疮疖红肿,异物入肉,皮疹,皮肤瘙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还可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等。

民间亦用作毒鱼药,农药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冲天果

药材名称冲天果

拼音Chōnɡ Tiān Guǒ

英文名Naoyu Millettia

别名冲天子、毒鱼藤、闹鱼藤、乔木鸡血藤。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果崖豆藤的根和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扁果崖豆藤 乔木,高达15m。小枝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2-17cm;无托叶;叶柄长2-3cm;小叶5-7顶生小叶柄长约1.5cm,叶片歪卵形、长圆状卵形或近椭圆形,长5-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两侧不等大,上侧耳状,下侧截平,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侧脉7-8对。总状花序近枝端腋生,长8-12cm,花序轴被细毛;花疏生;花梗长l-1.8cm;花长约1.5cm,玫瑰红色;花萼钟状,被疏毛,5齿裂;蝶形花冠,芳香;雄蕊10,二体。荚果扁平,倒卵状,略弯曲,先端较大,中部以下渐小,果长约8cm,宽约2.5cm。种子2-4颗。花期2-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河谷地区的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及含鱼藤酮(rotenone)和类鱼藤酮(rotenoids)等有毒成分。

性味苦;辛;凉;大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活血祛风。主痈疮疖肿;湿疹瘙痒;癣疥;癞痢头;跌打损伤;骨折;外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果:味苦、辛,性凉。有消肿拔毒,止痒的功能。用于秃顶、疮疖红肿。皮疹,皮肤瘙痒、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骨折、刀枪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眼

    药材名称龙眼拼音Lónɡ Yǎn别名桂圆来源见"龙眼肉"。性味甘、平温、无毒。归经入心、脾、胃。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

  • 香花菜

    药材名称香花菜拼音Xiānɡ Huā Cài别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5~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

  • 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药材名称樟脑拼音Zhānɡ Nǎo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

  • 石斛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斛药材名称石斛拼音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BII别名吊兰[四川]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

  • 艾片

    药材名称艾片拼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

  • 高山紫菀

    药材名称高山紫菀拼音Gāo Shān Zǐ Wǎn英文名root of Alpine Aster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 华无柱兰

    药材名称华无柱兰来源兰科华无柱兰Amitostigma chinense (Rolfe) Schlechter,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

  • 天名精

    《中药大辞典》:天名精药材名称天名精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别名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鲤鱼胆

    《中药大辞典》:鲤鱼胆药材名称鲤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本经》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化学成分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