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半边藕

半边藕

药材名称半边藕

拼音Bàn Biān ǒu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90cm。根茎长而横生,被狭状披针形硬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cm,灰棕色或棕禾秆色;叶片纸质,长20-30cm,宽30-60cm,2裂成相等的扇形,每扇又4-5深裂,下面沿中脉疏被灰棕色、有节的硬毛;裂片宽5-8cm,顶端再作浅裂;末回裂片短尖头,有疏锯齿;裂面上的中脉分叉,细脉网状,网眼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小,近圆形,散生于网脉交叉点,有浅杯状隔丝;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100m的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小便淋沥涩痛;腰痛;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蓑草根

    药材名称蓑草根拼音Suō Cǎo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拟金茅的嫩根茎。春、夏采收,晒干。原形态拟金茅,又名:龙须草、羊草。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须根粗壮。秆一侧具纵沟,具3

  • 黄芩子

    《中药大辞典》:黄芩子药材名称黄芩子拼音Huánɡ Qín Zǐ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果实。功能主治《别录》:"主肠澼脓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

  • 黄荆子

    《中药大辞典》:黄荆子药材名称黄荆子拼音Huánɡ Jīnɡ Z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

  • 白栎蔀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药材名称白栎蔀拼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

  • 四大天王

    药材名称四大天王拼音Sì Dà Tiān Wánɡ别名大叶及己、四叶对、四大金刚、四块瓦。出处《植物名实图考》云:"四大天王生南安。绿茎赤节,一茎四叶,聚生梢端。叶际抽短穗,开小白花,点点如珠兰。赤根

  • 对叶百部

    药材名称对叶百部拼音Duì Yè Bǎi Bù英文名Tuber Siemona Root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来源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

  • 树锦鸡儿

    药材名称树锦鸡儿别名骨担草、树金鸡儿来源豆科锦鸡儿属植物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 Lam.,以根皮入药。秋季采,洗净切丝晒干。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通乳,利湿。用于乳汁不通

  •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药材名称破骨风拼音Pò Gǔ Fēnɡ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 水折耳

    药材名称水折耳拼音Shuǐ Zhé ěr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

  • 毛荚决明

    药材名称毛荚决明拼音Máo Jiá Jué Mínɡ英文名Legumen Sickle Senna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毛荚决明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