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团叶鳞始蕨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

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

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

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团叶鳞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saea orbiculata(lam.)Mett.Ex Kuh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25-30cm。根茎短而横走,密被棕色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5-20cm,禾秆色,下部棕色,腹面扁平或有浅纵沟,背面弧形;叶片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0-20cm,宽1.5-2cm,一回羽状,有时下部二回羽状;羽片15-20对,互生或略斜向上,斜圆扇形或近圆形,基部内缘凹入,下缘平直,外缘圆面有不整齐的尖牙齿,长7-10mm,宽10-12mm;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羽片上部边缘着生;囊群盖线形,膜质,向外开展,边缘有细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100m的溪边林下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表面密生红棕色狭小的鳞片,基下着生众多灰褐色须根。叶柄长5-11cm,栗褐色,上面有沟,下面稍圆,光滑;叶片长条状披针形,长15-20cm,宽1.5-2cm,一至二回羽状,纸质,灰绿色;叶轴禾秆色,有四棱,羽片有短柄,团扇形,基部内缘凹入,下缘平直,外缘圆而有不整齐的尖牙齿,叶脉多回二叉,扇形;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的连接脉上,靠近叶缘,连续分布;孢子囊盖线形,棕色,有细齿牙。质韧,气微,味淡、微苦。

性味苦;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痢疾;疮疥;枪弹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及镇痛的功能。用于枪弹伤、痢疾、疮疥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神仙掌花

    《中药大辞典》:神仙掌花药材名称神仙掌花拼音Shén Xiān Zhǎnɡ Huā别名玉英(《云南通志》)。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玫瑰露

    《中药大辞典》:玫瑰露药材名称玫瑰露拼音Méi Gu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斩龙剑

    药材名称斩龙剑拼音Zhǎn Lónɡ Jiàn别名草本威灵仙(李承祜《药用植物学》),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沈阳药学院学报》3:85,196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排钱草

    《中药大辞典》:排钱草药材名称排钱草拼音Pái Qián Cǎo别名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

  • 杧果核

    药材名称杧果核拼音Mánɡ Guǒ H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的果核,呈肾形或卵圆形,压扁,长

  •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药材名称草威灵拼音Cǎo Wēi Línɡ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

  • 葛上亭长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上亭长药材名称葛上亭长拼音Gě Shànɡ Tínɡ Zhǎnɡ别名毛角豆芫菁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毛角豆芫菁Epicauta hirticornis 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