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土白蔹

土白蔹

药材名称土白蔹

拼音Tǔ Bái Liǎn

别名老鼠瓜(《陆川本草》),山鸡仔(《泉州本草》),巾熊胆、金丝瓜(《南宁市药物志》),老鼠黄瓜、天瓜(《云南中草药》),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葫芦科植物马瓞儿茅瓜。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马瓞儿,详"马瓞儿"条。

茅瓜,又名:异叶马瓞儿

多年生柔弱草质藤本,长60~150厘米,有不分枝的卷须。叶互生,多型,长4~16厘米,由狭三角状披针形至阔三角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有角或分裂成3~5裂,基部1对裂片常向下延伸而成各种形状,扩展或彼此稍交迭,基部阔心形或狭心形或戟形,上面极粗糙而有小白点,纸质。花单性,白色,雌雄同株;雄花为具柄的伞房花序,花柄秃净或略被小毛,萼管短,萼齿5,花冠5深裂,雄蕊3枚,花药分离。雌花单生,花萼、花冠与雄花酎,子房矩圆形,花柱3枚。果实纺锤形,长1.8~4厘米,热时红色。种子倒卵形,稍扁。花期夏月。

生于山野间。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生境分部产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性状根呈纺锤形,或块状,长3~10厘米,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皱缩,有横环纹。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富含淀粉及纤维。

性味甘苦,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苦,性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苦,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肺、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风湿痹痛,喉痛,目赤,湿疹,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瘫痪四肢无力,浸酒。补血,产后炖鸡食。""治酒顶,消小肠气发,敷恶疮。"

②《岭南采药录》:"治酒疸;又治风瘫,能化痰,并治身中四肢不安,以之浸酒。"

③《陆川本草》:"拔毒生肌,治疮痈,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治热咳及瘰疬大疮。"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结石,小儿疳积,咽喉肿痛,腮腺炎,急性结膜炎,湿疹,痔疮疖肿。"

⑥《云南中草药》:"养阴清热,解毒.治热病口渴,疮疡,毒蛇咬仿,痢疾。"

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化痰,排脓消肿,养胃生津。治咽喉发炎,肺热咳嗽,消渴,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退暑热:鲜土白蔹清水煎代茶,每次二至三两。

②治关节痛风及风痹筋急:土白蔹晒干研末,每次一钱,泡酒服。

③治痈疽疔疮、冻疮:土白蔹晒干研末,调茶油敷。(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痈疮疖肿,咽喉肿痛,结膜炎,淋巴结核:茅瓜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外用鲜根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湿疹,疮疖:老鼠黄瓜根五钱,煎服。外用鲜叶捣敷或煎水洗。(《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痔漏:茅瓜鲜块根一两,酌加猪大肠,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感染性炎症:茅瓜根去粗皮研细粉,每次1~2钱(小儿酌减),日服1~3次;或用冷开水调药粉外擦患处,每日1~3次。治疗急性肠炎、胆道蛔虫并发感染、烫伤并发感染、牙龈炎、扁桃体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计140例,治愈130例,无效10例。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于辨证属"热"者疗效较好,属"寒"者疗效较差。高温会影响药物疗效,宜阴干研末冷开水送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毛香

    药材名称小毛香拼音Xiǎo Máo Xiānɡ别名火绒草、小白头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秋季采收,哂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绵毛

  • 《中药大辞典》:酱药材名称酱拼音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㈠豆瓣酱水分39

  • 青羊肝

    药材名称青羊肝拼音Qīnɡ Yánɡ 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

  • 獐耳细辛

    药材名称獐耳细辛拼音Zhānɡ ěr Xì Xīn别名幼肺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秘茛科植物獐耳细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patica nobilis Schreb.var.asiatica(N

  • 金凤毛

    药材名称金凤毛拼音Jīn Fènɡ Máo别名翠翎草(汪连仕《采药书》),茑萝松(《植物名实图考》),女罗(《汉英韵府》),锦屏封(《广州植物志》),金丝线(《广西药植名录》)。出

  • 大铁扫把

    药材名称大铁扫把别名铁马豆、白豆、蒙自木兰来源豆科大铁扫把Indigofera mengtzeana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消炎镇痛,舒筋活络。主治消炎,脉管

  • 铁箍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箍散药材名称铁箍散拼音Tiě Gū Sàn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

  • 败火草

    药材名称败火草拼音Bài Huǒ Cǎo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humile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野鸡草

    《中药大辞典》:野鸡草药材名称野鸡草拼音Yě Jī Cǎo别名小仙茅(《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球形或长圆形,顶部冠以黑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