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多穗石柯根

多穗石柯根

药材名称多穗石柯根

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Gēn

别名甜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Re-hd.[Quercus polystachyus Wall.;Q.litseifolius Hance;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1-15m。小枝幼时淡褐色,老时干后暗褐黑色。叶互生;叶柄长2-2.5cm,基部增粗,常呈暗褐色,有时被灰白色粉霜;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7-14cm,宽3-4cm,先端急尖或突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下面稍带灰白色,侧脉7-10对,支脉纤细,疏离,稍明显,小脉通常不明显。雄花序极少复穗状;雌花3朵一簇,常1朵结实。果序长8-10cm,轴纤细,直径约5mm;壳斗浅盘形,包围坚果基部,直径9-14mm,高3-5mm;鳞状苞片轮状排列,细小,除顶部外与壳斗愈合,被褐黑色绒毛;坚果扁球形,直径1.6-1.8cm,长9-13mm,未成熟时顶部锥尖状,成熟时近平坦,中央有短尖头,基部截平,无毛;果脐深内陷,直径6-8mm。花期5-9月,果期翌年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地密林中,路边的灌丛中偶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礁膜

    药材名称礁膜拼音Jiāo Mó英文名reef Monostroma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海藻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体。拉丁植物

  • 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菜药材名称淡菜拼音Dàn Cài别名厚壳贻贝[壳菜]、贻贝[壳菜紫贻贝]、翡翠贻贝、扁顶蛤、菲律宾偏顶蛤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贻贝科厚壳贻贝Mytilus cr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树茭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茭瓜药材名称树茭瓜拼音Shù Jiāo Guā别名吊兰子、大甩头、大凉药、卧吊兰、倒吊兰来源兰科兰属植物硬叶吊兰Cymbidium pendulum (Roxb.)Sw

  • 银花子

    药材名称银花子拼音Yín Huā Zǐ别名金银花子(《饮片新参》)。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收,晒干,置锅内微炒,手摸之觉热而有粘性时即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山楂叶

    《中药大辞典》:山楂叶药材名称山楂叶拼音Shān Zh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叶。功能主治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肘后方》:"茎叶煮汁,洗漆疮。&qu

  • 铁角凤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角凤尾草药材名称铁角凤尾草拼音Tiě J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石林珠、金星草、止血草、洞里仙、鸡毛草、石蜈蚣、乌骨草、鹿仙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铁

  • 白石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脂药材名称白石脂拼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

  • 罗汉果

    《中国药典》:罗汉果药材名称罗汉果拼音Luó Hàn Guǒ英文名FRUCTUS MOMORDICAE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