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透骨草

大透骨草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4.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浑圆,全缘,羽状侧脉7对,上弯,两面均无毛;叶柄短粗,长不及3毫米。总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腋生,有花15~25朵;花梗长4.8毫米;小苞片狭细,线形,长约7毫米,先端钻形;大苞片卵形,包被花蕾,长8~11毫米,先端尖,棕色;大小苞片均于花时脱落;花冠短钟状,径约6毫米,绿色而带淡紫色晕;花瓣5枚。浆果近球形,冠以宿萼。种子不规则三角状,表面淡棕色。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脚、林下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水煎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樟叶越橘及尾叶越橘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Epigynium dunalianum (Wight)Klotzscjh;Thibaudia revoluta Griff.]2.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urophyl-l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1.幼枝紫褐色,有细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通常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背面散生贴伏的短腺毛,侧脉3-4对,自叶片部向上斜升,连同中脉在两面突起。花序腋生,总状,多花,长3-6cm;苞片卵形,早落;萼筒长1mm,萼齿三角形;花冠淡绿带紫红色或淡红色,宽钟状,裂片三角形,开展或向上反折,外面无毛,内面被疏柔毛;雄蕊鲜黄色,与花冠近等。长,花丝扁平,长约1mm,药室背部有开展的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被***。花期4-5月,果期9-12月。

2.与上种不同外在于;幼枝、叶柄及叶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2000-2700(-3100)m的山坡灌丛、阔叶林下或石灰山灌丛,稀附生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2.生于海拔1400-3100m的山谷杂木林下,石灰岩山坡常绿林中及山坡灌丛中,有时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长达2m,多卷折,枝条有棱。叶片常反卷,展平后呈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尾尖,中脉和侧脉两面隆起,尾叶越橘下面中脉和叶柄略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被缩成团,花冠展开后呈卵状坛形,浅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酒。外用:适量,煎汤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淡花当药

    药材名称淡花当药拼音Dàn Huā Dānɡ Yào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

  • 四川澄茄子

    药材名称四川澄茄子拼音Sì Chuān Chénɡ Qié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moupinensis Lec.var.szechuanica(

  • 槐花

    《中国药典》:槐花药材名称槐花拼音Huái Huā英文名FLOS SOPHORAE别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

  • 合欢皮

    《中国药典》:合欢皮药材名称合欢皮拼音Hé Huān Pí英文名CORTEX ALBIZI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树

  • 蚂蚁花根

    药材名称蚂蚁花根拼音Má Yǐ Huā Gēn英文名Osbeckia nepalensis Hook.f.别名野牡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蚂蚁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ne

  • 野罂粟

    《中药大辞典》:野罂粟药材名称野罂粟拼音Yě Yīnɡ Sù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吉林中草药》),山米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野罂

  • 三点金草

    药材名称三点金草别名三脚虎、六月雪[福建、广东]、纱帽草、斑鸠窝[云南]、品字草、三点桃、哮灵草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三点金草Desmodium triflorum (L.) 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绣线菊根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根药材名称绣线菊根拼音Xiù Xiàn Jú Gēn别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

  • 镜面草

    药材名称镜面草拼音Jìnɡ Miàn Cǎo别名翠屏草、象耳朵草、岩金花、紫常绿、镜面叶、跌打散出处镜面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镜面草生云南圃中。根茎黑糙,附茎、附根发叶。叶极似莼,光滑

  • 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