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刀苦马菜

尖刀苦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别名剪刀菜、野莴苣菜、滇苦菜

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叉枝毛连Picris divaricata Vaniot,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拼音Jiān Dāo Kǔ Mǎ Cài

别名剪刀草、野莴苣菜、大刀苦马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diuaricata Vanio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菜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具直根。茎数条,从基部叶腋长出,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上部几无毛或无毛。叶集生基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被短硬毛;茎生叶少,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或全缘;上部叶渐缩小,条形,被睫毛及短硬毛;无柄。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2个;总苞筒状钟形,总苞片外层短,条形,内层条状披针形,背面被短硬毛;小花全为舌状,黄色,先端具5齿。瘦果近镰关,红褐色,长约4mm,具纵沟及横皱纹;冠毛羽毛状,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蛇毒。主风热感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卷丹

    药材名称卷丹拼音Juǎn Dān英文名LanceleafLilyBulb来源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lancifolium Thunb. 的肉质鳞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cm。茎带紫色,有

  • 海白石

    药材名称海白石拼音Hǎi Bái Shí别名鹅管石来源药材基源:为枇杷珊瑚科动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种盔形珊瑚离散的石来质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axea aspera Quelch采收和储藏:于

  •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

  • 大瓦韦膜叶星蕨

    药材名称大瓦韦膜叶星蕨拼音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别名大风草、爬山姜、断骨粘、宝剑草、光石韦、大石韦、岩姜七、鸡足莲、大叶包针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以“大风草”

  • 黄龙藤叶

    药材名称黄龙藤叶拼音Huánɡ Lónɡ Ténɡ Yè别名五香藤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合蕊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

  • 鹿耳翎根

    药材名称鹿耳翎根拼音Lù ěr Lí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gera alata (D. Don) She.-Bip.采收和储藏:来季采收,洗净,鲜用

  • 猬脑

    《中药大辞典》:猬脑药材名称猬脑拼音Wèi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化学成分刺猬脑的一般化学成分,参考其他动物的

  • 血见愁老鹳草

    药材名称血见愁老鹳草拼音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