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楸木果

楸木果

药材名称楸木果

拼音Qiū Mù Guǒ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bungei C、A、Mey.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去果柄;拣;晒干

原形态楸 小乔木,高8-12cm。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cm,宽达8c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有时基部具有1-2牙齿,叶面浓绿色,叶背无毛。顶生伞房状总状花序,有花2-12朵;花萼勒时圆球形,2唇开裂,先端2尖齿;花冠淡红色,内面具有2黄色条纹及暗紫色斑点,长3-3.5cm;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花柱1,柱头2裂。蒴果线形,长25-45cm,宽约6mm。种子狭子椭圆形,长约1cm,宽约2mm,两端簇生1列长白毛。花期5-6月,果期6-10月。

化学成分果含梓果甙(catalposide),梓醇(catalpol)即梓果次甙(catalpinosid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aoic acid)。

药理作用利尿作用:楸未成熟果实所含的对羟基苯甲酸,能显着增加家兔尿排泄量,并能增加尿中K+、Na+和CI-的排泄,表明有利尿作用。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得尿通淋;清热解毒。主热淋;石淋;热毒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注意《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岩败酱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败酱药材名称岩败酱拼音Yán Bài Jiànɡ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Ju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化学成分

  • 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药材名称黄荆根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2月或8月采挖。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

  • 大靛根

    《中药大辞典》:大靛根药材名称大靛根拼音Dà Dià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蓝的根。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功能主治《生草药

  • 百味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味参药材名称百味参拼音Bǎi Wèi Shēn别名小棕皮来源百合科肺筋草属植物百味参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

  • 银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

  • 乌贼鱼腹中墨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腹中墨药材名称乌贼鱼腹中墨拼音Wū Zéi Yú Fù Zhōnɡ Mò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墨囊中的墨液。原

  • 核桃楸皮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药材名称核桃楸皮拼音Hé Tɑo Qiū Pí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春、秋采

  • 豆豉姜

    《中药大辞典》:豆豉姜药材名称豆豉姜拼音Dòu Chǐ Jiānɡ别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