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山苔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

药材名称白山苔

拼音Bái Shān Tái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密集;近革质;线形,长约1.5~3.5厘米,宽1.5~2.5毫米,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绒毛,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叶及花序上生有黄色粒状腺体。伞房花序生于前-年生枝顶;花白色,花梗细,长1~2厘米,密生褐色绒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5深裂,裂瓣长卵形;雄蕊10;花柱细长,宿存。蒴果卵形,生褐色细毛,由基部开始向上方开裂。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苔藓类水甸子内或湿润的山坡上。分布我国东北与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细叶杜香的叶、根含鞣质1.42~6.73%,挥发油0.36~2.59%(干重)

药理作用用水汽蒸馏所得之棕黄色挥发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运动反应,并增加兴奋性,最后导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属中枢性。对离体蛙心、兔小肠及子宫具有对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对骨胳肌及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以其叶作饮料,据云有强壮作用。

功能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不孕:白山苔叶适量,水煎过滤,浓缩成膏,酌情内服。

②治胃溃疡:白山苔三钱,水煎,日服二次。(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山苔

药材名称白山苔

拼音Bái Shān Tái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dum palustre L.var. angustum N.Bus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阴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40-50cm。树皮灰褐色;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单叶互生,密集;叶片近革质,线形,长1.5-3.5cm,宽1.5-2.5.Mm,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绒毛,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叶及花序上生有黄色粒状腺体。伞房花序生在前一年的枝顶;花梗细,长1-2cm,密生褐色绒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长卵形;雄蕊10枚;花柱细攻,宿存。蒴果卵形,具褐色细毛,由基部向上开裂。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为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细叶杜香干叶中含精油1.52%。油中酚类成分占2.15%,萜类组分中鉴定出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柠檬烯(limonene),桉叶素(cineole)和对-聚伞花素(p-cymene)[1]。

药理作用用水汽蒸馏所得之棕黄色挥发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运动反应,并增加兴奋性,最后导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属中枢性。对离体蛙心、兔小肠及子宫具有对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对骨胳肌及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以其叶作饮料,据云有强壮作用。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化痰止咳。主月经不调;胃溃疡;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熬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打碗花

    药材名称打碗花拼音Dǎ Wǎn Huā别名面根藤、小旋花、盘肠参、铺地参来源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

  • 白背叶根

    《中药大辞典》: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大戟种植

  • 芫荽茎

    药材名称芫荽茎拼音Yuán Suī Jīnɡ英文名Coriandrum satiuum L.别名芫荽棋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茎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andrum satiuum L

  • 岩枣树

    药材名称岩枣树拼音Yán Zǎo Shù别名女儿茶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异叶鼠李Rhamnus heterophyllus Oliv.,以根或枝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枝叶夏季采,晒干。

  • 鹄油

    《中药大辞典》:鹄油药材名称鹄油拼音Hú Yóu别名天鹅油(《通玄论》)。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脂肪油。冬月取鹄的脂肪,熬炼滤净贮藏。原形态大天鹅,又名:鹄(《史记》)

  • 牡荆沥

    《中药大辞典》: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登真隐诀》)。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

  • 月见草油

    药材名称月见草油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采收和储藏:

  • 法罗海

    药材名称法罗海拼音Fǎ Luó Hǎi别名发罗海、法罗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骚独活、红独活、白独活、小独活、红法罗海、臭法罗海出处法罗海始载于《滇南本草》,云:“产东川。叶似黄莱缚,根有菊花心。

  • 荷叶

    《中国药典》:荷叶药材名称荷叶拼音Hé Yè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

  • 鹅涎

    《中药大辞典》:鹅涎药材名称鹅涎拼音é Xiá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唾液。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②《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