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矮脚罗伞

矮脚罗伞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

药材名称矮脚罗伞

拼音ǎi Jiǎo Luó Sǎn

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卷毛紫金牛全草。秋、冬采收,晒干。

原形态卷毛紫金牛:直立灌木,高0.5~2.5米。有匍匐的根茎,茎稍粗壮,渐变秃净,除花枝外不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罕有倒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尖,全缘或略呈波浪形,或于具腺体处凹入,革质,两面被刚毛或柔毛,尤以中脉为甚。复伞形花序,被毛,生于侧花枝之顶;花柄长0.5~1厘米;花芳香,花瓣粉红色或白色,长5~7毫米,多少具腺点;雄蕊略长于花瓣;子房秃净或近先端被柔毛。果球形,长5~7毫米,被粗毛或疏长毛,有腺点,宿存的萼长约为果之半。花期夏月。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南部及四川等地。

性味苦辛,温。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热。"

②《陆川本草》:"苦辛,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风痛。"

②《陆川本草》:"根:接骨,活血,止痛,消肿。治损伤肿痛。"

③《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咳嗽吐血,气痛及寒湿腰痛。根:治冷气腹痛。"

④《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碎酒炒敷。

复方①治关节风湿痛:毛茎紫金牛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扭伤肿痛、久年积伤痛:鲜毛茎紫金牛藤茎五钱至一两。水煎调酒服;或用二至三两捣碎,浸酒二至三天,每次服一盏,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矮脚罗伞

药材名称矮脚罗伞

拼音ǎi Jiǎo Luó Sǎn

别名小罗伞、矮茶风、毛茎紫金牛、九节龙、地茶、猴接骨、毛罗伞、土丹皮、石狮子、铁羊伞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雪下红茎叶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llos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来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50-100cm,稀达2-3m。具匍匐根茎;幼时几全株被灰褐色或锈色长柔毛或硬毛,毛常卷曲。叶互生;叶柄长5-10mm,被长柔毛;叶片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稀倒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先瑞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近全缘或由边缘腺点缢缩成波状细锯齿或圆齿,背面密被长硬毛或长柔毛,具腺点,以背面尤显;侧脉约15对,多少连成边缘脉。单或复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被锈色长桑毛,侧生或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15cm,长者近顶端常有1-2片叶或退化叶;花梗长5-10mm;花长5-8mm;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舌形,与花瓣等长,两面被毛,外面尤密,具密腺点;花瓣淡紫色或粉红色,稀白色,卵形至广披针形,具腺点;雄蕊较花瓣略长或等长,子房卵珠形,被微柔毛。果球形,直径5-7mm,深红色或带黑色.具腺点.被毛。花期5-7月.果期2-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40m的疏林下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近圆柱形。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约4mm,表面有铁锈色长柔毛。叶互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面中脉处有毛,下面密被铁锈色长柔毛,两面密布腺点,全缘或有微波状圆齿,坚纸质。有时可见伞形花序。气弱,味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较疏松,散有离生分泌腔,并由外向内渐少;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中柱鞘纤维发达,几排成环状。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波环状,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射线细胞1-3列。髓部发达,占茎的1/2。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图2)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中脉上方略下凹,维管束弯月形,外韧型,外侧有纤维环绕。薄壁组织间散有分泌腔。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关节风湿痛:毛茎紫金牛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眼。(《福建中草药》)

②治扭伤肿痛、久年积伤痛: 鲜毛茎紫金牛藤茎五钱至一两。水煎调酒服;或用二至三两捣碎,浸酒二至三天,每次服一盏,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治除打损伤,风痛。

2.《陆川本草》:根:接骨,活血,止痛、消肿。治损伤肿痛。

3.《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咳嗽吐血,气痛及寒湿腰痛。根:治冷气腹痛。

4.《福建中草药》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狼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尾草药材名称狼尾草拼音Lánɡ Wěi Cǎo别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来源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 山花生

    药材名称山花生拼音Shān Huā Shēng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构皮麻

    《中药大辞典》:构皮麻药材名称构皮麻拼音Gòu Pí Má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嫩枝叶、树汁或根皮。夏、秋采根。原形态小构树,又名:葡蟠、酱叶树、尖

  • 茱卷皮

    药材名称茱卷皮拼音Zhū Juǎ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落叶桢楠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4月中、下旬剥取树干皮,

  • 麦饭石

    药材名称麦饭石拼音Mài Fàn Shí英文名Maifanitum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学大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拉丁植物动物矿

  • 浙雁皮

    药材名称浙雁皮拼音Zhè Yàn Pí别名白山芝一、地棉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毛花荛花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pilesa Che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

  • 无患子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子树皮拼音Wú Huà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

  • 玉蜀黍叶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药材名称玉蜀黍叶拼音Yù Shǔ Shǔ Yè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

  • 柠檬桉果

    药材名称柠檬桉果拼音Nínɡ Ménɡ ā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f..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