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福建柏

福建柏

药材名称福建柏

拼音Fú Jiàn Bǎi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Thomas.[Cupressus hodginsii 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去树皮,取心材切段或切片,晒干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胸径达80cm。树皮紫褐色,浅纵裂。鳞叶2对,交互对生,成节状;长4-7mm,宽1-1.2mm,上面时叶蓝绿色,下面的叶中脉隆起,两侧具凹陷的白色气孔带。幼树或萌芽枝的鳞叶长可径达10mm。雌雄同株。雄球花近球形,长约4mm;球果近球形,熟时褐色。种子长约4mm,上部有2个膜质翅,大翅近卵形,小翅窄小。花期3-4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心材含挥发油。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降逆止呕。主脘腹疼痛;噎膈;反胃;呃逆;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心材治脘腹疼痛、噎膈、气逆、呕吐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莲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莲子药材名称石莲子拼音Shí Lián Zǐ别名甜石莲、莲实、壳莲子、带皮莲子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老熟果实

  •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药材名称乌榄拼音Wū Lǎn别名木威子、黑榄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毒药材名称蜂毒拼音Fēnɡ Dú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

  • 云南双盾木

    药材名称云南双盾木别名鸡骨柴、垂枝双盾木来源忍冬科云南双盾木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D. ventricos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平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

  • 飞天蠄蟧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天蠄蟧药材名称飞天蠄蟧拼音Fēi Tiān Qín Liáo别名桫椤、刺桫椤、山蠄蟧、山棕、龙骨风、树蕨、大贯众来源为桫椤科桫椤属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

  • 麦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瓶草药材名称麦瓶草拼音Mài Pínɡ Cǎo别名面条菜、米瓦罐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全草。春夏采,洗净晒干。性味

  • 庵闾

    药材名称庵闾拼音ān 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