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篦子三尖杉

篦子三尖杉

药材名称篦子三尖杉

拼音Bì Zǐ Sān Jiān Sh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

采收和储藏:枝叶全年均可采;种子在秋季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4m。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排成紧密的2列,长1.5-3.2cm,宽3-4.5mm,中部以上向上弯曲,先端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截形,近无柄,上面深绿色,微拱圆,中脉稍明显或仅中下部明显,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缘带宽1-2倍,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花序,径约9mm,有雄蕊6-10;雌球花的胚珠通常1-2枚,发育成种子。种子倒卵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7cm,径1.8cm,先端有小尖头,有长梗。花期3-4月,种子成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针叶树、阔叶树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山地黄壤。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含粗榧碱(harringtonine),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谢汉墨属碱(schelhammera alkaloid)B。叶含4',4",7,7"-四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4',4",7,7"-tetram-ethyl ether),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篦子三尖杉双黄酮(oliv-eriflavone)。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 从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的三尖杉酯碱(即粗榧碱)制备的注射液1mg/kg/天腹腔注射,共8次,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42.3%。

2.毒性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12mg/kg。篦子三尖杉所含三尖杉碱、三尖杉酯碱(即粗榧碱)、高三尖杉酯碱(即高粗榧碱)等的药理作用参见“三尖杉”条。

性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抗癌。主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实体瘤

用法用量提取其中三尖杉酯碱使用,具体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

注意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绿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药材名称铜绿拼音Tónɡ Lǜ别名铜青来源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绿色碱式碳酸铜,或为糠青(即碱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

  • 蒺藜苗

    《中药大辞典》:蒺藜苗药材名称蒺藜苗拼音Jí Lí Miáo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 广东土牛膝

    《中药大辞典》:广东土牛膝药材名称广东土牛膝拼音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别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生草药性备要》),白须公(《本草求原》),牛舌大黄、小罗伞(《

  • 川党参

    药材名称川党参拼音Chuān Dǎnɡ Shēn英文名Szechwan Asiabell Root别名天宁党参、巫山党参、单枝党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 棉花

    《中药大辞典》:棉花药材名称棉花拼音Mián Huā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种子上的棉毛。秋季采收。原形态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终藤(《南越志》)。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1.5米。茎

  • 鹿角芦荟

    药材名称鹿角芦荟拼音Lù Jiǎo Lú Hu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象鼻草”,云:“生云南,一名象鼻莲。初生如舌,厚润有刺,两叶对生,高可尺余,边微内翁,外叶冬瘁,内叶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暵,

  • 软枣子

    《中药大辞典》:软枣子药材名称软枣子拼音Ruǎn Zǎo Zi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

  • 酒酿

    《中药大辞典》:酒酿药材名称酒酿拼音Jiǔ Niànɡ别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

  • 罗望子叶黄檀

    药材名称罗望子叶黄檀别名黄檀、谢汗省[壮语]来源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截疟。用法用

  • 葛藟根

    药材名称葛藟根拼音Gě L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