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粟奴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 crameri 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多寄生于粟穗上。

生境分部多寄生于粟穗上。

性味淡、微苦,温。

功能主治利小肠,除烦满。用于肠胃不舒,消化不良,胸中烦满。

用法用量1钱,加适量蜂蜜拌匀,水冲服,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出处《纲目》

来源幼穗感染黑粉科真菌粟粒黑穗菌后所产生的菌瘿

粟粒黑穗菌:厚垣孢子褐色,略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8~14×6~9微米,萌芽时虽形成先菌丝,但不生担孢子。病菌主要为种子传染。

性状真菌侵入幼穗子房而成的菌瘿。包藏在花颖内,呈卵形或椭圆形,包有灰白色相当坚韧的膜,不易破裂,其中满藏黑粉状厚垣孢子。花颖及孢子堆膜破裂则散出黑粉状厚垣孢子。

功能主治《纲目》:"利小肠,除烦懑。"

复方治小肠结涩不通,心烦闷乱,坐卧不安:小豆蘖一分,苦竹髭一分,粟奴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灯芯一束,铜钱七文,葱白五寸。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粟奴

药材名称粟奴

拼音Sù Nú

别名粟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

出处粟奴一名,始载于《纲目》,谓:“粟奴,即粟苗成穗时生煤黑者。”以上所述“煤黑者”与粟穗感染粟黑粉菌所产生的冬孢子粉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粟黑粉菌侵染粟的幼穗所产生的冬孢子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crameri Koer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取下菌瘿,收集冬孢子粉,晒干。

原形态本菌侵染谷子的花穗全部或部分,被侵害的籽粒比健全粒稍大。厚垣孢子充满子房,外面包着一层由于房壁所形成的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放散出黑褐色的粉末,为冬孢子。冬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平滑,淡黄色至橄榄褐色,直径6-1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粟及狗尾草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台湾、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菌瘿包于花颖内,卵形或椭圆形,外被灰白色膜。质疏松,膜破裂后,散出众多黑褐色粉末(冬孢子)。气微,味淡,后微苦。

2.显微鉴别 孢子团呈不规则块状,棕褐色,有众多冬孢子。冬孢子类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6-12μm,表面光滑,淡黄褐色或橄榄褐色。

性味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积;除烦。主小便不利;消化不良;胸腹满闷;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亚黑管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黑管菌药材名称亚黑管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亚黑管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ex Fr.) Karst.,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树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大靛根

    《中药大辞典》:大靛根药材名称大靛根拼音Dà Dià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蓝的根。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功能主治《生草药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树甘草

    药材名称树甘草别名裂果金花、当娜、大树甘草来源茜草科树甘草Schizomussaenda dehiscens (Craib) Li,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

  • 地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花生药材名称地花生拼音Dì Huā Shēnɡ别名翻转红、猪大肠来源远志科地花生Polygala crotalarioides Buch.-Ha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鳢鱼

    《中药大辞典》:鳢鱼药材名称鳢鱼拼音Lǐ Yú别名蠡鱼、鲖鱼(《本经》),蜾(《说文》),鲡、鯣(《广雅》),黑鳢鱼(《本草图经》),玄鳢、文鱼(《埤雅》),黑鲤鱼(《本草衍义》),黑鱼(《

  • 刷把草

    《中药大辞典》:刷把草药材名称刷把草拼音Shuā Bǎ Cǎ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柳叶莱科植物喜马拉雅柳叶菜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高可达60厘米,有分枝。主根粗短,须根细。茎圆柱形,中空,绿色,

  •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