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苕叶细辛

苕叶细辛

药材名称苕叶细辛

拼音Tiáo Yè Xì Xīn

别名盘山草、山薯(《广西药植名录》),土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出处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茨菇叶细辛全株。4~10月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特殊的辛香气。根茎短,节密,须根多。叶2~3片,三角状心形,肉质,有白色或淡绿色斑块,先端渐尖,基部深凹如耳状。花单生,花柄极短,贴近地面,淡酱红色;萼钟状,3裂,辐射对称,宿存;雄蕊12,排成2轮,花丝短。子房6室。蒴果。

生境分部生山谷溪边、林下较肥沃阴湿之处。分布广西、广东、湖北、新疆及东北等地。

性味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发汗,祛痰,止痛,消肿。治感冒头痛,咳喘痰多,牙痛,口舌生疮,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祛风,发汗,行气,消肿,祛痰止血。治感冒头痛,齿痛,口舌疮,跌打,蛇伤。"

②《广西植物目录》:"发汗,祛痰,上痛。治感冒,牙痛,咳喘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分。外用:捣敷、研末撒或吹鼻。

复方①治风寒头痛:土细辛三至五分。水煎服。

②治中暑发痧:鲜土细辛叶7片,捣烂冲开水灌服;或用根研末,吹入鼻中。

③治口舌生疮:土细辛黄连各等分,研细末撒患处。

④治跌打损伤:鲜土细辛,捣烂敷患处。(选方出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乌毛蕨贯众

    药材名称乌毛蕨贯众拼音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

  • 窿缘桉叶

    《中药大辞典》:窿缘桉叶药材名称窿缘桉叶拼音Lónɡ Yuán ān Yè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窿缘桉的叶。秋季晴天采叶,阴干。原形态窿缘桉,又名:小叶桉、

  • 黄颔蛇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药材名称黄颔蛇拼音Huánɡ Hàn Shé别名黄喉蛇(《纲目》),黄长虫、慈鳗(《生物学通报》(3):1,1958)。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

  • 红铁泡刺

    药材名称红铁泡刺拼音Hónɡ Tiě Pào Cì别名乌龙须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灌木。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

  • 长白楤木

    药材名称长白楤木拼音Chánɡ Bái Sǒnɡ Mù别名牛尾大活、东北土当归、香秸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白楤木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continentalis Kit

  • 空心柳

    《中药大辞典》:空心柳药材名称空心柳拼音Kōnɡ Xīn Liǔ别名马尿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柳叶绣线菊(《东北植物检索表》)。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菊的全草及根。全年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

  • 银叶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叶柳药材名称银叶柳来源杨柳科银叶柳Salix chienii Ch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湖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症。用法

  • 石南

    药材名称石南拼音Shí Nán英文名Chinese Photinia Leaf别名风药、栾茶出处出自1.《别录》:石南,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2.《唐本草》:石南叶似菵草,凌冬不

  •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药材名称睡莲拼音Shuì Liá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