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蟒蛇草

蟒蛇草

药材名称蟒蛇草

拼音Mǎnɡ Shé Cǎo

别名南山生母、无茎苣苔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蟒蛇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boea subcaulis Hand.-Mazz. [Chirita subcaulis (Hand.- Mazz.) Bur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蟒蛇草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20cm。茎通常不分枝,肉质,上部被疏或密的柔毛,具2-5节。叶对生;叶柄长0.85-3cm,被柔毛;叶片近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9cm,宽2-5cm,先端微钝,基部宽楔形或圆截形,边缘全缘,两面密被或疏被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近顶生,具1-3花;花序梗长1.5-5cm,被疏或密的柔毛;苞片圆卵形,直径1-1.5cm,先端具短尖头,外面被疏毛;花萼长不及10mm,5裂达基部,裂片条状披针形,无毛;花冠粉红色,具紫斑,长2-4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基部上方2-5mm处有一毛环,上唇2浅裂,下唇3裂,裂片均近圆表;能育雄蕊2,花药先端相连,退化雄蕊2,狭线形,先端小头状;雌蕊长2-2.5cm;子房线形,无毛,柱头钝形。蒴果长圆形,上部渐尖,长的2.5cm。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600m的山谷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和贵州。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止痒。主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高山大黄

    药材名称高山大黄别名塔黄来源蓼科高山大黄Rheum nobile Hook. f. et Thoms.,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

  • 楮茎

    《中药大辞典》:楮茎药材名称楮茎拼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qu

  •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药材名称七里香拼音Qī Lǐ Xiānɡ别名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性状根长

  • 茶子饼

    药材名称茶子饼拼音Chá Zǐ 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出处《广东中医

  • 毛白杨

    《中药大辞典》:毛白杨药材名称毛白杨拼音Máo Bái Yánɡ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出处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杨柳种植

  • 北丝石竹

    药材名称北丝石竹拼音Běi Sī Shí Zhú别名商陆、银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

  • 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枇杷花药材名称枇杷花拼音Pí Pá Huā别名土冬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低聚糖。性味《重庆草药》:&q

  • 慈竹沥

    药材名称慈竹沥拼音Cí Zhú Lì别名慈竹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

  • 鸦椿卫矛

    药材名称鸦椿卫矛拼音Yā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Euscaphis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