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还阳草根

还阳草根

《中药大辞典》:还阳草根

药材名称还阳草根

拼音Hái Yánɡ Cǎo Gēn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湿。

复方治阴虚潮热,风湿瘫痪,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小儿疳积,妇女乳汁少:还阳草根一两,红糖为引。水煎服,或炖鸡、炖肉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还阳草根

药材名称还阳草根

拼音Hái Yánɡ Cǎo Gēn

英文名Rex Woodbetony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 Subsp.labellata (Jacq.) Tsoo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大王马先蒿多年生草本,高10-90cm。主根粗壮,根颈上生有丛密细根。茎直立,有棱角和条纹,有毛或无毛;枝轮生。叶3-5枚轮生;较上部的叶片长3.5-12cm,宽1-4cm,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线状长圆形状至长圆形,密4-8mm,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结合成斗状,前半部羽状浅裂;花无梗;萼长约1cm,膜质,无毛,齿退化成2枚,宽而圆钝;花冠黄色,长约3cm,直立,管长2-2.5cm,在萼内微弯曲使花前俯,盔背部有毛,先端下缘有细齿一对,下唇以锐角开展,中裂小;雄蕊花丝2对均被毛;花柱伸出于盔端。蒴果卵圆形,先端有短喙,长1-1.5cm。种子条约3mm,具浅蜂卵圆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性味味微甘;性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健脾利湿。主阴虚潮热;产后乳汁少;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把伞

    药材名称半把伞拼音Bàn Bǎ Sǎn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

  •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拼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

  • 金花菜

    药材名称金花菜拼音Jīn Huā Cà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茎丛生,有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枚,基

  • 白矾

    《中国药典》:白矾药材名称白矾拼音Bái Fán英文名ALUMEN别名明矾、矾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

  • 漏斗菜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6~7月间采收,晒干。原形态①小花耧

  • 深山酢浆草

    药材名称深山酢浆草拼音Shēn Shān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山酢浆草、大酸溜溜、三块瓦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 L.,或深山酢浆草Oxa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木姜子茎

    《中药大辞典》:木姜子茎药材名称木姜子茎拼音Mù Jiānɡ Zǐ Jī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茎枝。随时可采。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无毒。&q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滚龙草

    药材名称滚龙草拼音Gǔn L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城口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fargesii Christ[Vandenboschia far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