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鱼草

金鱼草

药材名称金鱼草

拼音Jīn Yú Cǎo

英文名Common Snapdragon

别名香彩雀、龙头菜、洋彩雀、龙口花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金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rrhinum maj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80cm。茎直立,基部有时木质化,茎中上部被腺毛,基部有时分枝。下部的叶常对生,上部的叶常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6cm,无毛,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密被腺毛;花梗长5-7mm;花萼与花梗近等长,萼5深裂,裂片卵形,钝或急尖;花冠颜色多种,红色、紫色至白色,长3-5cm,基部在前面下延成兜状,上唇直立,宽大,2半裂,下唇3浅裂,在中部向上唇隆起,封闭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状;雄蕊4,二强。蒴果卵形,长约15mm,基部强裂向前延伸,被腺毛,先端孔裂。

生境分部各地庭园栽培,有时逸为野生。原产欧洲南部。

化学成分全草含环烯醚萜(iridoid)成分龙头花甙(an-tirrhinoside)[1],还含一些带有侧链的脂肪酸(branched chain fat-ty acid)[2]。

叶含侧链脂肪酸[2,3]以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4,5],脱氧核糖核酸(deoxy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黄酮(flavone)以及-香豆酸(p-coumaric acid)的、咖啡酸(caffeic acid)的、阿魏酸(ferulic acid)的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的葡萄糖酯(glucose esters)[7]。

种子含侧链脂肪酸,已分离得到16-甲基十七烷酸(16-methyl heptadecanoic acid)、12-甲基十六烷酸(14-methyl bexadecanoic acid)[2,3]。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跌打扭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鲜品适量、捣敷。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外用用于跌打扭伤、疮疡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对节子

    《中药大辞典》:红对节子药材名称红对节子拼音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原形态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

  • 蜂蝇

    药材名称蜂蝇拼音Fēnɡ Yínɡ英文名Muscae别名花虻、食蚜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stalis tenax Linnae

  • 新木橿子

    药材名称新木橿子拼音Xīn Mù Jiānɡ Zǐ别名三苍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榧子的根或树皮。原形态金毛新木橿子,又名:新木橿。常绿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

  • 山甘草

    《中药大辞典》:山甘草药材名称山甘草拼音Shān Gān Cǎo别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广枣

    药材名称广枣拼音Guǎnɡ Zǎo英文名FRUCTUS CHOEROSPONDIATIS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

  • 鸡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根药材名称鸡根别名黄花远志、鸡肚子果、荷包山桂花、小荷包、桂花岩陀、白糯消、金不换[云南]来源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鸡根远志Polygala arillata Buch.-Ham.以

  • 纤冠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

  • 小扁豆根

    药材名称小扁豆根拼音Xiǎo Biǎn Dòu Gēn别名吴乌模、猪大肠。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长三四寸,红茎对叶,开小紫花,作穗。结实如扁豆,极小。”根据形

  • 无患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树皮拼音Wú Huàn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功能主治治

  • 人参果

    药材名称人参果拼音Rén Shēn Guǒ别名人头七、开口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状或卵状,径约1厘米,干燥后表面灰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