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镰形棘豆

镰形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大夏[藏名]

来源豆科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主治高热,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治刀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镰形棘豆

药材名称镰形棘豆

拼音Lián Xínɡ Jí Dòu

别名达哈(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全草。7~8月采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有粘性。茎极短。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叶轴密生长柔毛;托叶有密长柔毛和腺体,下半部与叶柄连合;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少有4片轮生,条状披针形,长5~12毫米,宽1~4毫米,密生腺体和长柔毛。花多数,排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与叶近等长;花萼筒状,长约18毫米,有密长柔毛和腺体,萼齿披针形,长约4~5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倒披针形,长约25毫米,龙骨瓣有长约2毫米的喙。荚果长2.5~3.5厘米,宽6~8毫米,微弯成镰刀状,稍膨胀,有腺体和白色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砂土和河滩上。分布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性味辛,寒,有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主治①治流感,扁桃体炎,痈疽肿毒,麻风。(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生肌疗疮。治高烧,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可治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禁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栗壳

    《中药大辞典》:栗壳药材名称栗壳拼音Lì Ké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①孟诜:

  • 丁癸草根

    《中药大辞典》:丁癸草根药材名称丁癸草根拼音Dīnɡ Guǐ Cǎo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豆科植物丁癸草的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①《生草药性备要》:"

  • 霞天膏

    《中药大辞典》:霞天膏药材名称霞天膏拼音Xiá Tiān Gāo出处《药性裁成》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肉经熬炼而成之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牛肉"条。制法取精牛肉去净筋膜,洗

  • 马尾伸筋草

    药材名称马尾伸筋草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滇瑞香

    《中药大辞典》:滇瑞香药材名称滇瑞香拼音Diān Ruì Xiānɡ别名桂花矮陀陀、黄山皮条、构皮岩陀、万年青矮陀陀(《云南中草药选》),桂花岩陀、野瑞香(《云南经济植物》)。出处《植物名实

  • 大田基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田基黄药材名称大田基黄拼音Dà Tián Jī Huánɡ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Lys

  • 鯮鱼

    《中药大辞典》:鯮鱼药材名称鯮鱼拼音Zōnɡ Yú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原形态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

  • 扁豆根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药材名称扁豆根拼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

  • 番木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木瓜药材名称番木瓜拼音Fān Mù Guā别名木瓜[两广]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 赤阳子

    《中药大辞典》:赤阳子药材名称赤阳子拼音Chì Yánɡ Zǐ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滇南本草》),红子(《分类草药性》),救兵粮(《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水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