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材>雀麦米

雀麦米

《中药大辞典》:雀麦米

药材名称雀麦米

拼音Què Mài Mǐ

出处《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种子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滑肠。"

②《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麦米

药材名称雀麦米

拼音Què Mài Mǐ

英文名seed of Japanese Bromegrass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mus japonicus Thunb.

原形态雀麦,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秆直立,高30-100cm。叶鞘紧密贴生于秆,外被柔毛;叶舌长1.5-2mm,先端有不规则的裂齿;叶片长5-70cm,宽2-8mm,两面被毛或背面无毛。圆锥花序开展,下垂,长达30cm,每节有3-7分枝;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长17-34mm(包括芒),有7-14朵花;颖披针形,边缘膜质,第1颗长5-6mm,有3-5脉,第2颖长7-9mm,有7-9脉;外稃卵圆形,边缘膜质,有7-9脉,先端微2裂,其下约2mm,处生芒,芒长5-10mm,第1外稃长8-11mm;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具刺毛;雄蕊3,子房先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花、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荒坡、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陕西、青海、新疆、四川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主益肝和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纲目》:滑肠。

2.《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燕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燕药材名称海燕拼音Hǎi Yàn来源棘皮动物门海燕科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 Miller et Troschel,以全体(去内脏)入药。生境分部辽

  • 杉子

    《中药大辞典》:杉子药材名称杉子拼音Shān Zǐ别名杉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

  • 白马骨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药材名称白马骨拼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

  • 黑色鳞毛蕨根

    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根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

  • 豺皮樟根

    药材名称豺皮樟根拼音Chái Pí Zhānɡ Gēn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扬子黄肉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扬子黄肉楠,又名:白柴、香叶子、剥皮枫、花壳柴、过山香、山肉桂。

  • 黄矾

    《中药大辞典》:黄矾药材名称黄矾拼音Huánɡ Fán别名金线矾(《海药本草》),鸡矢矾(《本草蒙筌》)。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

  • 毛叶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石楠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拼音Máo Yè Shí Nán别名糯米珠、邓向观来源蔷薇科毛叶石楠Photinia villosa (Thunb.

  • 高原点地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原点地梅药材名称高原点地梅别名朵的[藏名]来源报春花科高原点地梅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性味

  • 鲨鱼肝

    药材名称鲨鱼肝拼音Shā Yú 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及其他鲨鱼的肝脏或肝脏经提炼而得的鱼肝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采收和储藏

  • 鹤肉

    《中药大辞典》:鹤肉药材名称鹤肉拼音Hè Ròu出处《医学入门》来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肉。原形态丹顶鹤,又名:鹤(《诗经》),白鹤(《嘉佑本草》),仙鹤(《日用本草》),仙禽、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