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丹

参丹

药方名称参丹

处方上色颗块辰砂100两(研如粗沙,不可太细),新罗人参60两(口父)咀,大样金箔300片。

制法用瓦瓶或银瓶,以布巾铺底,先将熟绢夹袋两个,安顿人参一半在辰砂袋内,于其上,却以人参一半盖之,锅上蒸熟,烧桑柴,别以银锅烧汤,准备瓶下水耗,逐旋添,须要候火紧慢得所,不要煎过,亦不得令火歇,每7日一次,开瓶取出砂袋,将人参搅拌过,再依前法安顿袋内蒸,候49日住火,去人参不用,只将朱砂金箔,以上捶研令极细,不见金箔星为度,糯米粉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荣卫不平和,心肾不升降,气闭痰厥,心腹冷痛,脏腑泄滑,小便频数,肌体瘦悴,目暗耳聋,精神恍惚,健忘多惊,诸虚百损,及妇人血崩气晕,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5-7丸,加至15丸,人参枣汤空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五引《家藏经验方》

猜你喜欢

  • 灵宝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宝丹药方名称灵宝丹别名归命丹、返魂丹处方硫黄(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以无灰酒煮三伏时.取出研如粉)一两,自然铜(打碎.研细如粉)一两,雄黄(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

  • 绛宫汤

    药方名称绛宫汤处方露蜂房3两,血余3两,白茅根5钱。制法上为细末,入生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三焦气滞,腹胁生痛,因服热药,引入下焦,膀胱受热,小便淋沥,脐下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淋止不须服

  • 参耆术附汤

    药方名称参耆术附汤处方人参1两,北耆1两,焦术1两,附子5钱。功能主治中风脱证。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温中补脾汤

    药方名称温中补脾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术(土炒)干姜陈皮半夏(姜制)附子(制)茯苓砂仁肉桂(去粗皮,研)白芍(炒焦)甘草(炙)丁香功能主治治小儿慢脾风,闭目摇头,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

  • 当归鹿茸散

    药方名称当归鹿茸散处方当归、鹿茸、熟地黄、葵子、蒲黄、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劳损,虚弱尿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日3次。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龙鳞散

    药方名称龙鳞散处方鲤鱼皮8分,血余8分,黄虫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猪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内,泥固济,烧通赤,放冷,细研如粉),蒲黄4分,麒麟竭2两,没药2两,麝香1分,琥珀2分。制法上

  • 败毒牛黄丹

    药方名称败毒牛黄丹处方牛黄1两,川大黄1两,粉霜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疮疹出定,脓汁不干,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0粒,人参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 藿薷汤

    药方名称藿薷汤处方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黄连。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吐泻。常服除山岚瘴气,伏暑吐泻,脚转筋。用法用量《成方切用》:藿香正气散合三味香薷饮,名藿薷汤。藿香辛温,理气和

  • 青麟丸

    药方名称青麟丸处方大黄10千克黄柏250克黄芩250克猪苓250克 赤苓250克泽泻250克木通250克车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侧柏250克玄参250克 广皮250克薄荷250

  • 长生酒

    药方名称长生酒处方枸杞6钱,茯神6钱,生地6钱,熟地6钱,萸肉6钱,牛膝6钱,远志6钱,五加皮6钱,石菖蒲6钱,地骨皮6钱。制法上药放绢袋内,用好酒浸14日。功能主治清心神,生精血,益气力,壮下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