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吹耳散

吹耳散

《中药成方配本》: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胭脂炭2钱,广皮炭1钱,龙衣3钱(炒炭),冰片3分,枯矾5分。

制法上研细末,冰片另研和入,约成散4钱。

功能主治清热收敛。主耳流脓水。

用法用量吹耳,或用麻油调滴耳内。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外科傅薪集》: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煅)1钱,海螵蛸1钱,飞青黛1钱,枯矾3分,五倍子(炒黄,1钱),黄鱼齿(锻)5分细,薄荷5分,梅片3分,川雅连3分,蛀竹屑3分,石榴花瓣(炙脆)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疳脓水不止。

摘录《外科傅薪集》

《经验方》卷上: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1钱,大梅片2分,寸香2分,枯白矾2分,广皮1个(煅存性,须重2钱以上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内红肿痛痒。

用法用量香油调敷。湿烂臭秽者,燥药吹入。

摘录《经验方》卷上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别名耳痛散

处方陈皮灰2两,胭脂灰2钱,冰片5分。

制法上药以陈皮、胭脂煅灰存性,各取净末,再加冰片共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内耳生脓,肿痛流水。

用法用量先用棉花将耳内脓水搅净后,再取药少量干掺;或用油调为稀薄液体,滴入耳内。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回春》卷五: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干胭脂、海螵蛸龙骨、枯矾、冰片密陀僧(煅)、胆矾青黛硼砂黄连赤石脂减半,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两耳出脓。

用法用量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摘录《回春》卷五

《青囊秘传》: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功劳叶(烧炭)、枳壳(烧炭)、梅片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脓。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淋渫芎藭汤

    药方名称淋渫芎藭汤处方芎藭1两,甘草1两(炙),蜀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当归1两(切,焙),吴茱萸(浸,炒)1两,桑根白皮2两(炙,锉),泽兰2两,松脂2两,黑豆1升(研碎,入松脂内炒)。制法上为粗

  • 硇砂煎丸

    药方名称硇砂煎丸处方黑附子2个,各重16克以上(炮,去皮、脐,剜作瓮子)木香9克 破故纸(隔纸微炒)荜茇(真者)各30克硇砂9克制法先将硇砂用水150毫升,续续化开,于瓮内熬干为末,安在附子瓮内,却用

  • 桂枝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桂枝散药方名称桂枝散处方桂枝15克葛根15克麻黄22克(去根、节)石膏30克赤芍药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

  • 炼真丸

    药方名称炼真丸处方大腹子210克(童便浸,切)茅山苍术(去皮,泔浸,麻油炒)人参茯苓各90克 厚黄柏90克(童便、乳汁、盐水各制30克)鹿茸(大者)1对(酥炙)大茴香(去子)30克淫羊藿(去刺,羊脂拌

  • 解痉散瘀汤

    药方名称解痉散瘀汤处方丹参15g,白芍12g,赤芍12g,地龙6g,稀莶草12g,牛膝12g,归尾12g,桃仁9g,两面针12g,甘草6g功能主治外伤或劳损所致的局部拘急瘀肿疼痛。颈肩腰痛,外伤血栓性

  • 花生衣

    药方名称花生衣处方花生衣12克制法将花生衣研碎,备用。功能主治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出血的患者。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冲服。摘录《民间验方》

  • 茴香附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葫芦巴半两,马蔺花(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楝实(取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

  • 疗毒汤

    药方名称疗毒汤处方胡麻、威灵仙、何首乌(生)、苦参、荆芥、石菖蒲、防风、独活、甘草。功能主治一切久远痛痒诸疮。用法用量白酒煎服。摘录《诚书》卷十五

  • 葛根治痢散

    药方名称葛根治痢散处方葛根1钱5分,酒炒苦参8分,陈皮1钱,赤芍1钱2分,陈松萝茶1钱2分,炒麦芽1钱2分,山楂1钱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火者,加川连5分

  • 比金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比金丸药方名称比金丸处方滑石腻粉(研)各450克青黛(研)75克天南星(炮)375克巴豆700个(去皮取霜)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