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丸

姜附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1斤(大者,去毛皮,泔浸3宿,春夏1宿,滤出水,净洗,入银石器内用井水煮,上有2寸分水方可,入大蒜20枚,去皮铺在上,慢火煮,候蒜烂,以竹箸搅,以蒜汁干为度,滤出焙干用),神曲(炒黄)4两,干姜(生)4两,荜茇2两,丁皮2两,胡椒2两,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末,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实脾胃,进美饮食。主脾胃气弱,饮食少,或心腹疼痛,或饮食难于克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任意汤使下,不以时候。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2两(炮),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捣为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肺伤动,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1日3次。

注意猪肉,冷水。

摘录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

普济方》卷二一二: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赤乌脚4两,附子1两,干姜1分。

制法上为末,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久赤白痢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3枚7钱重者(炮,去皮脐),白术4两,干姜2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寒祛湿,温脾胃,止泄泻。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干姜(炮)3分,乌头(炮裂,去皮尖)1分,吴茱萸(汤浸1宿,焙干,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中寒,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下结实。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腹以酒送下,日3夜1;未效,稍加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姜附丸

药方名称姜附丸

别名附子姜朴丸

处方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

用法用量附子姜朴丸(《卫生总微》卷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畅郁汤

    药方名称畅郁汤处方丹参1钱,谷芽1钱,白芍8分,茯苓8分,扁豆8分,钩藤8分,菊花8分,连翘8分,甘草5分,荷叶1钱。功能主治肝脾血少,血虚有火,不能用归术柴胡者。用法用量胁痛者,加女贞子、鳖甲8分;

  • 忽鹿麻散

    《圣惠》卷七十九:忽鹿麻散药方名称忽鹿麻散处方忽麻子1两,红兰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琥珀半两,嫩荷叶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产后躁热,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 枸杞羊肾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枸杞羊肾粥药方名称枸杞羊肾粥处方枸杞叶1斤,羊肾1对(细切),米3合,葱白14茎。功能主治阳气衰,腰脚疼痛,五劳七伤。用法用量上细切,加五味煮粥如常法。空腹食。摘录《圣济总录》卷

  • 达营汤

    药方名称达营汤处方三棱60g,莪术60g,赤芍30g,生大黄30g。功能主治周期性精神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达营丸”(见原书)。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易出血者忌用。临床应用周期性精神病:44例周

  • 甘草蜜

    药方名称甘草蜜处方甘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头生疮。用法用量白蜜调敷。摘录《绛囊撮要》

  • 冬瓜子汤

    药方名称冬瓜子汤处方冬瓜子(微炒,别研)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令赤色)50粒,牡丹(去心)2两,芒消半两,大黄(锉碎,炒令熟)3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产后血上冲心,运闷,腹胁 (疒丂)痛不

  • 槟陈饮

    药方名称槟陈饮别名槟陈汤处方山楂8分,青皮8分,草果8分,槟榔6分,枳实6分,半夏6分,柴胡6分,麦芽6分。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成疟。用法用量槟陈汤(《幼科证治大全》)。摘录《玉案》卷六

  • ***仁饮

    药方名称***仁饮处方***仁5合(研烂,绞取汁),豉3合(以绵裹作袋子)。功能主治折石败热。主乳石发动,致人虚劳,下焦有热,骨节烦疼,肌急内痞,小便不利,大便涩难,口干舌燥,气乏少力。用法用量以水4盏,

  • 白平安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白平安散药方名称白平安散处方绿豆粉1斤4两,煅石膏2钱,滑石1两,白芷1钱,川芎1钱,檀香4钱(共研细粉,兑入后药),麝香1钱4分,冰片11两,薄荷冰8分。制法上为细

  • 加减胃苓汤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胃苓汤药方名称加减胃苓汤处方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功能主治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用法用量灯心、生姜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