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中汤

安中汤

《千金》卷二:安中汤

药方名称安中汤

处方黄芩1两,当归2两,芎?2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甘草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麦门冬1升,五味子5合,大枣35枚,***仁5合。

功能主治妇人曾伤五月胎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夜间1次,7日复服1剂。

注意菘菜海藻芜荑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前调中汤预调曾伤四月之胎,此安中汤预安曾伤五月之胎。夫调之与安,大费斟酌,调则有平治之权,安则无g削之理。彼以脾有蕴积,故宜枳实厚朴以清之,此以素亏津液,又须生脉四物以濡之;用麻仁者,必妊娠素有脾约之故,然麻仁在此方与麻仁丸中不同,设非脾约,似可勿用。若中有宿滞,虽当五月,调中何妨,倘素禀亏弱,纵在四月,安中竟与勿疑,规矩不出方圆之外也。

摘录《千金》卷二

《百一》卷二:安中汤

药方名称安中汤

处方草果仁1两1分,陈皮(去白)1两1分,川姜(炮)1两1分,良姜1两1分,益智仁1两1分,蓬莪术(炮)1两1分,京三棱(炮)1两1分,甘草(炙)1两1分,神曲(炒)3分,麦糵(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一切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入盐汤点服。

摘录《百一》卷二

《感证辑要》卷四:安中汤

药方名称安中汤

处方茯苓3钱,广陈皮1钱(米炒),猪苓2钱,飞滑石3钱,香豉2钱(炒),干石斛3钱,川连6分(吴茱萸2分炒),黑栀皮2钱(姜汁炒),西瓜翠衣5钱,淡竹叶5钱,枇杷叶5片(去毛)。

功能主治霍乱转关后,手足冷,恶热渴饮,呕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地浆水煎服。

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产孕集》卷下:安中汤

药方名称安中汤

处方白术3钱,当归2钱,党参2钱,炙甘草1钱,陈皮1钱,砂仁1钱,麦芽1钱,生姜7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产后泄泻。

摘录《产孕集》卷下

猜你喜欢

  • 咽喉碧玉散

    药方名称咽喉碧玉散别名罗青散(《瑞竹堂经验方》卷五)、碧玉散(《卫生宝鉴》卷十一)。处方青黛盆消蒲黄甘草末各30克制法上药同研匀细。功能主治治心肺积热上攻,咽喉肿痛闭塞,水浆不下,或生喉疖,重舌、木舌

  • 安胎独圣丹

    药方名称安胎独圣丹处方砂仁(炒,研,酒调下5分)、人参、黄耆、川芎、当归、白芍、甘草、防风、白芷、桔梗、官桂、木香。功能主治出痘胎动。用法用量痘色红紫,去桂、香,加紫草、蝉蜕;痘色淡白,去防风、白芷,

  • 天柱丸

    药方名称天柱丸处方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

  • 独脚顶

    药方名称独脚顶处方番木鳖。制法清水煮胀,去皮,晒干,将酒坛黄泥杵碎,筛细,拌木鳖,烈火炒松,勿令太焦,筛去黄泥,将木鳖为细末,或面糊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风痹瘫痪,湿痰定注,遍身骨节酸痛,类风不仁。

  • 安老汤

    药方名称安老汤处方人参30克黄耆30克(生用)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15克(土炒)当归15克(酒洗)山茱萸15克(蒸)阿胶3克(蛤粉炒)黑芥穗3克甘草3克香附1.5克(酒炒)木耳炭3克功能主治益脾补

  • 加干散

    药方名称加干散处方没药3钱,当归3钱,北芍药3钱,桂2钱,麝香1分,川乌3钱,茴香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肌肉如针刺,或时呕吐者,因月经伤冷血痛。用法用量酒调下。次服立效散。摘录《医方类聚》卷二

  • 茴香金铃丸

    药方名称茴香金铃丸处方金铃子(每个锉作4片,用僵蚕半两去丝嘴,同煎令香熟,去僵蚕不用)1两,茴香(微炒)1两,马蔺花1两,吴茱萸(汤洗7次,炒令香熟)1两,石茱萸(酒浸,炒令香熟)1两,山茱萸1两,青

  • 止嗽化痰定喘丸

    药方名称止嗽化痰定喘丸处方麻黄9克 生石膏18克白前6克莱菔子4.5克胆星6克杏仁6克黄芩6克 苏子9克葶苈子9克 红枣8个 生甘草3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 沉苓丸

    药方名称沉苓丸处方白茯苓半斤(去皮净),猪苓5两。制法将茯苓锉成大块,猪苓为皮片,用瓦器煮,以猪苓沉为度,取白茯苓以蜡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渴浊,有浊无渴。用法用量凡渴浊必先看为何证,有浊无渴,先服

  • 汗斑擦剂

    药方名称汗斑擦剂处方密佗僧30克硫黄30克 白附子15克制法研为细末。功能主治灭菌除癣。治花斑癣(汗斑)。用法用量用时以醋调为糊状,用黄瓜蒂(如无,可改用纱布填棉花,扎成帚)蘸药磨擦,每日二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