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60克附子5克(生用)

功能主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摘录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二: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附子人参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阴症发躁,及发汗或下之后,昼日不眠,夜安静,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3两。

功能主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摘录《千金》卷八

猜你喜欢

  • 莪术散

    《寿世保元》卷七:莪术散药方名称莪术散处方香附3两,当归(酒洗)1两,莪术(醋煨)1两,玄胡索1两,赤芍药1两,枳壳(麸炒)1两,熟地黄1两,青皮(去瓤)1两,白术(去芦)1两,黄芩1两,三棱(醋煨)

  • 参漆丸

    药方名称参漆丸别名参山漆丸处方生大黄4两(一半藕汁浸,一半韭汁浸,先蒸后浸,晒干,如法9次),真野参山漆1两(生,研),川郁金1两(生,研),真西血琥珀1两(同灯草研),怀牛膝2两(酒炒),当归头2两

  • 黄柏饮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黄柏饮药方名称黄柏饮处方黄柏2两(去粗皮)。功能主治鼻中热气生疮,有脓臭兼有虫。用法用量上以冷水浸1-2日,绞取浓汁1盏服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圣济总录》第七十:黄柏饮药

  • 坏痰丸

    药方名称坏痰丸处方皂角(刮去黑皮,酥炙黄色,去子)半斤,枯白矾半斤。制法上为细末,水浸蒸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利咽膈,破积滞,散疼痛,止咳嗽。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滚痰丸”

  • 定喘丸

    《金匮翼》卷七:定喘丸药方名称定喘丸处方人参2钱半,南星2钱,半夏2钱,苦葶苈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虚人痰多咳嗽,胸满气逆,行坐无时,连年不已。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

  • 扶元宣解汤

    药方名称扶元宣解汤处方生耆1钱,当归1钱,升麻8分,柴胡8分,川芎4分,桔梗4分,陈皮4分,牛蒡7分,甘草3分,木通5分,防风5分。功能主治痘疮外感风寒,憎寒壮热,而体性怯弱者。用法用量如头痛,加薄荷

  • 鲫鱼丸

    《朱氏集验方》卷五:鲫鱼丸药方名称鲫鱼丸处方鲫鱼1斤。制法不去鳞肠,只于肚下近头处开一孔,入信石一块,重1钱,令深入在内,即以鱼入竹筒内,外以青蒿捣泥固济,候干,火煅竹筒通红,候冷,出泥取负,去烧不过

  • 黄耆煮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黄耆煮散药方名称黄耆煮散处方黄耆(锉)2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去黑皮),葛根1两(锉),厚朴(去粗皮,生姜2两取汁涂,慢火炙尽)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半,木香半两,甘草

  • 首乌白芍汤

    药方名称首乌白芍汤处方制首乌9克 北沙参9克 银柴胡4.5克白茯苓9克 黑驴胶6克(蛤扮炒)生白芍6克炒扁豆6克 扁石斛9克 生苡仁18克 生谷芽15克功能主治治泄泻日久,肝脾阴伤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缠金丹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缠金丹药方名称缠金丹处方硇砂2钱半,乳香2钱半,杏仁(去皮尖)8钱半,巴豆(去皮心膜,出油)8钱半,黄蜡1两,朱砂1两,木鳖半两,白胶香1钱,黄丹2两半,***(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