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平补镇心丹

平补镇心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处方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两二钱半;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人参(去芦)半两,朱砂(细研为衣)半两,远志(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

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圆。

备注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平补镇心丹

药方名称平补镇心丹

别名镇心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酸枣仁7.5克(去皮,隔纸炒)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37.5克天门冬(去心)龙齿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45克人参15克(去芦)朱砂15克(细研为衣)远志(去心)甘草(炙)各45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镇心安神。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当归煮鸡蛋

    药方名称当归煮鸡蛋处方鸡蛋2只当归9克制法将当归加水3碗,放入煮熟去壳又用针刺十余个小孔的鸡蛋,煮汤至1碗即成。功能主治补气血,调经。适用于血滞气型闭经。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吃蛋,饮汤。摘录《民间方》

  • 盒脾散

    药方名称盒脾散处方炒术、芍药、生地黄、甘草、升麻、荆芥、防风、陈皮、大腹皮、僵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至8-9日期,修然身中枭痒,此痘证之最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龙胆苦参丸

    药方名称龙胆苦参丸处方龙胆草1两,苦参3两。制法牛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劳疸。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以生大麦苗汁,或麦饮送下,日3次,不减稍增。劳疸,加龙胆1两、山栀子3-7枚。摘录《杂

  • 加味青金丹

    药方名称加味青金丹处方硫黄、水银各等分。制法上各研细,不见星子为度,入木香末、丁香末各等分,用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反胃。清浊不分,中焦气痞闷,心下大如杯,或时寒,或时热,朝食暮吐,

  • 楝果裘

    药方名称楝果裘处方楝树果2个。功能主治阳阴胃经实火上攻,血从牙缝流出。用法用量连肉核捣烂,丝绵包裹,先用温汤漱净瘀血,塞于牙缝内。其血自止。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鲤鱼贴

    药方名称鲤鱼贴处方鲤鱼1枚(去骨,切肉作片)。功能主治小儿木舌长大。用法用量上1味,将鱼肉贴于舌上,以线系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京三棱方

    药方名称京三棱方别名京三棱散处方京三棱1两(微煨,锉),柴胡3分(去苗),桔梗1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当归3分(锉,微炒),赤茯苓3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半两,鳖甲半两(涂

  • 补胃丸

    《脉因证治》卷上: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四君子汤加芍(炒)、升麻。功能主治气虚下溜泄泻。摘录《脉因证治》卷上《魏氏家藏方》卷五: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梓朴(去皮,姜制,炙)

  • 煅蒌散

    药方名称煅蒌散处方黄瓜蒌1个,苏子3钱,莱菔子3钱,芥子3钱,人中黄2钱。制法将瓜蒌切去盖,倾出其仁,取3钱和前药拌匀,纳瓜蒌中,将原盖盖好,用桑皮纸糊之,以黄泥厚涂作团,用文武火煅至烟将尽,取起俟冷

  • 黄连丸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黄连丸药方名称黄连丸别名黄连阿胶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处方黄连30克茯苓60克阿胶30克(炙)制法先捣黄连、茯苓为末,调阿胶为丸,晒干。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