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恒山甘草汤

恒山甘草汤

《肘后方》卷三:恒山甘草汤

药方名称恒山甘草汤

处方常山9克甘草4.5克

制法上药二味,叹咀。

功能主治治疟疾。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加酒适量,煎至200毫升,疟发前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补。

摘录《肘后方》卷三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千金》卷七:恒山甘草汤

药方名称恒山甘草汤

别名恒山散、常山

处方常山2两,甘草1两半。

功能主治寒热诸疟,发作无常,心下烦热。风毒脚气,寒热日再三发。

用法用量恒山散(《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杨氏家藏方》)、常山散(《儒门事亲》卷十二)。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甘草汤”。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恒山善去浊湿痰垢,甘草解毒和中,毒湿蠲除而脚弱自愈,乌有寒热之患乎?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千金》卷七

猜你喜欢

  • 当归桃仁汤

    《伤寒大白》卷二:当归桃仁汤药方名称当归桃仁汤处方当归、桃仁。功能主治蓄血。摘录《伤寒大白》卷二《伤寒大白》卷二:当归桃仁汤药方名称当归桃仁汤处方当归、桃仁、红花、丹皮、山楂、泽兰叶。功能主治血蓄上焦

  • 防风藁本汤

    药方名称防风藁本汤处方防风、藁本、生地、薄荷、连翘、荆芥、蝉蜕、红花、甘草、牛蒡子、元明粉、紫草。功能主治痘疹。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调气暖宫丸

    药方名称调气暖宫丸处方当归(酒洗)2钱,川芎2钱,肉桂2钱,白芍药(煨)4两,香附4两,艾叶(醋炒)4两,阿胶(蛤粉炒成珠)4两。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宫冷不孕。用法用量每服50丸

  • 乌犀天麻丸

    药方名称乌犀天麻丸处方***屑天麻(去苗)细辛(去叶、土)防风(去芦头)川芎香白芷羌活(去芦头)甘菊花各30克 龙脑(别研)麝香(别研)各3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入脑、麝,研匀,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功

  • 加减羌活胜湿汤

    药方名称加减羌活胜湿汤处方二术、二活、二防、木通、木瓜、南星、半夏、泽泻。功能主治体厚湿郁,自觉遍身沉重,难于转侧,两膝时痛肿,不红不硬,六脉濡弱,天阴更甚者。摘录《医学六要》卷五

  • 绿袍散

    药方名称绿袍散处方薄荷15克青黛7.5克硼砂7.5克儿茶9克甘草9克黄柏3克 铜青冰片各3克 元明粉百药煎各7.5克荆芥15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以致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大剂归芍汤

    药方名称大剂归芍汤处方当归2两,白芍2两,枳壳2钱,槟榔2钱,滑石3钱,广木香1钱,莱菔子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疾感湿热而成,红白相见,如脓如血,至危至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归、

  • 驱疹汤

    药方名称驱疹汤处方白藓皮30克,生地24克,槐花24克,苦参15克,蝉衣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防风9克,地龙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疏风、祛湿。主血热蕴湿结于肌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立除冷哮散

    药方名称立除冷哮散处方胡椒49粒。制法入活癞虾蟆腹中,盐泥裹,煅存性。功能主治散寒定哮。主冷哮痰喘,遇冷即发者。用法用量分5-7服,用小青龙汤送下。注意若有伏热者忌用。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三黄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黄散药方名称三黄散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各120克制法上药三味,研细末。亦可为丸。功能主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用法用量每服2克,一日三次。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尤氏喉科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