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接骨方

接骨方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方

药方名称接骨方

处方夜合树(俗谓之萌葛,即合散花,越人谓之乌颗树,去粗皮,炒黑色)4两,芥菜子(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接骨。主打扑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酒调2钱,澄清临卧服。又以粗滓罨疮上,扎缚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鲁府禁方》卷四:接骨方

药方名称接骨方

处方粪屎内瓦子(煅红醋浸,以此7次为度)1两,甜瓜子3钱(炒过,为末)。

制法共一处匀。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送下。立止。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鲁府禁方》卷四:接骨方

药方名称接骨方

处方天花粉5钱,瓜蒌仁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3服。点香1炷,先以黄酒热调3钱3分,香尽3分之1,再服1服如前,香点余3分之1,服尽第3服亦如前。至1炷香尽,觉接患处有声,其痛止。次日全好如常。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鲁府禁方》卷四:接骨方

药方名称接骨方

处方蟹(焙焦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黄酒调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鲁府禁方》卷四:接骨方

药方名称接骨方

处方土鳖1个(焙干),巴豆2个,半夏2个,乳香1分,马包(即发包烧灰存性)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1-2厘,黄酒送下,日3服。出微汗其骨疼止。

注意忌盐醋。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猜你喜欢

  • 九味羌活丸

    药方名称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0g甘草100g地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茯苓参甘厚朴汤

    药方名称茯苓参甘厚朴汤别名苓桂参甘厚朴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干姜1钱,茯苓3钱,桂枝1钱,厚朴1钱。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腹满老。用法用量苓桂参甘厚朴汤(《医学摘粹》卷一)。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接骨桂芸膏

    药方名称接骨桂芸膏处方桂1两(去粗皮),芸苔子1两(研),白芥子1两(研),木鳖子1两(去壳,研),大黄1两(锉),败龟甲1两(酥炙),虎脑骨1两(酥炙),赤狗脑骨(烧灰)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

  • 蓝叶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药方名称蓝叶散处方白芷柴胡知母杏仁(去皮)川芎赤芍药 生地黄川升麻干葛 生甘草各7.5克 烂石膏栀子仁各3.75克 蓝叶(日干)7.5克制法上药锉细。功能主治治诸丹发热赤肿

  • 龙骨膏

    《医学入门》卷八:龙骨膏药方名称龙骨膏处方龙骨乳香没药密陀僧各6克海螵蛸4.5克 肥皂子5个(烧存性,为末)功能主治【功用】除湿热。用法用量用绵纸双重,以针刺乱孔,清油调药夹内,敷贴疮上,隔日一翻,两

  • 膈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膈气散药方名称膈气散处方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各五两。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

  • 黄蓍汤

    药方名称黄蓍汤处方黄蓍、肉桂(去粗皮),各三两,甘草(炙)二两,白芍药六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侾腰胀,脐下虚满,胸中烦悸,面色萎黄,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满短气

  • 宽热饮

    药方名称宽热饮处方枳壳1两(去瓤,锉片,用巴豆15粒,作二边去壳膜心,同炒枳壳至微黄色,去巴豆片),大黄1两,粉草7钱半,元明粉2钱半。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在里,风痰壅满,气促昏闷;或脾

  • 健胃丁香散

    药方名称健胃丁香散别名健脾丁香散处方广木香1两,净全丁香1两。功能主治反食,呕吐气噎,关格不通。用法用量健脾丁香散(《奇效良方》卷十八)。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德生堂方》

  • 补肝丸

    《异授眼科》:补肝丸药方名称补肝丸处方菟丝子(酒煮,捣烂)3两,柏子仁(炒)3两,枸杞3两,山药3两,白茯苓2两,防风1两,栀子(炒)1两,五味子1两,车前子1两(炒),细辛5钱,甘草5钱,蕤仁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