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枳桔汤

柴胡枳桔汤

古今医鉴》卷三: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别名枳桔柴胡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生姜大枣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4.5克枳壳4.5克 姜半夏4.5克 鲜生姜3克 青子芩4.5克桔梗3克 新会皮4.5克 雨前茶3克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外感初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或痛、或呕、或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二味合用,和解少阳为君;枳、桔、橘、半理气化痰,开达上、中二焦之壅滞为臣;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使。为和解表里法之轻剂,适用于外邪初传少阳之轻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三: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桔梗瓜蒌仁。

功能主治伤寒小结胸。脉弦数,口苦,心下硬痛,胸中满硬,或胁下满硬而发热,或日晡潮热,或往来寒热,或耳聋目眩,或心烦而呕,痰热烦渴。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有痰,加陈皮;心下痞满硬,加枳实;渴,加天花粉;烦热,加黄连、山栀。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别名枳桔柴胡

处方柴胡汤加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少阳寒痞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枳桔汤

药方名称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1钱至1钱半,枳壳1钱半,姜半夏1钱半,鲜生姜1钱,青子芩1钱至1钱半,桔梗1钱,新会皮1钱半,雨前茶1钱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

各家论述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为和解少阳之主药,专治寒热往来,故以之为君;凡外感之邪,初传少阳三焦,势必逆于胸胁,痞满不通,而或痛或呕或哕,故必臣以宣气药,如枳、桔、橘、半之类,开达其上中二焦之壅塞;佐以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使以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黑铅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黑铅散药方名称黑铅散别名青金散处方黑铅沙子(画家银涂是也)。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下虫。主寸白虫累取不尽,久令人面黄,心中如饥。用法用量青金散(《普济方》卷二三九)。摘录《圣济

  • 桂林西瓜霜

    药方名称桂林西瓜霜处方西瓜霜、硼砂(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患子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性状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炮制上十四味,除西瓜霜

  • 从龙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从龙汤药方名称从龙汤处方龙骨(不用煅,捣)30克牡蛎(不用煅,捣)30克 生杭芍15克 清半夏12克 苏子(炒,捣)12克牛蒡子(炒,捣)9克功能主治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

  • 苍术灵仙散

    药方名称苍术灵仙散处方苍术2钱5分,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黄芩(酒炒)1钱,香附子1钱,陈皮5分,茯苓5分,甘草3分,威灵仙1钱5分。功能主治臂痛因痰湿而作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

  • 疔疮锭子

    药方名称疔疮锭子处方苍耳半钱,白芷半钱,甘草半钱,雄黄半钱,硇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活蛤蟆挤出脑髓,和五味酥为锭子,五月五日午时修合。功能主治疔疮。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三

  • 防己膏

    药方名称防己膏处方汉防己(去皮)半斤,茵芋5两。制法用酒5升,浸药一宿,取猪脂肪1斤,文武火熬三上三下成膏,摊在纸花上。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四肢筋脉挛急,身体麻痹。用法用量贴病人患处,以热手不住摩膏上。

  • 水陆丹

    药方名称水陆丹别名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卷三)。处方金樱子(去刺、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取汁慢火成稀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制法上以金樱膏与芡实扮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 参术二仁汤

    药方名称参术二仁汤处方人参3钱,茯神3钱,炒枣仁3钱,白芍9钱,远志1钱,半夏1钱,砂仁2粒。功能主治心包、膻中之火炽甚,口干舌燥燥,面目红赤,易喜易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楮实煎

    《鸡峰普济方》卷十二:楮实煎药方名称楮实煎处方海桐300克牛膝270克楮实210克枳壳180克木香150克 芍药120克 桂心24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久患脚膝湿痹,行步

  • 活血洒

    药方名称活血洒处方乳香15g,没药15g,血竭15g,贝母9g,羌活15g,木香6g,厚朴9g,川乌3g,草乌3g,白及3g,麝香1.5g,紫荆皮24g,香附15g,小茴香9g,甲珠15g,自然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