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丹

白丹

《百一》卷一:白丹

药方名称白丹

处方焰消2两(细研),白矾3两(细研),寒水石4两(细研),块子***1两(细研)。

制法上用烧药罐子1个,盛得10两药,先以火炙,以生姜汁涂数遍,炙干,先下砒末在罐子底按实,次下焰消末按实,次下白矾末按实,次下寒水石末盖头,填满罐子,上用圆瓦儿盖合口,坐在地上,簇炭5斤,发顶火煅,烟尽为度,去火,候冷取药,砒最在底,刮令净尽,研极细,砒别研尤好;次入纯白石脂1两,只用好白磰土亦得,同研细如粉,滴水和成剂于手心内,以数人转手,丸如梧桐子大,先阴干,或晒干,或焙令10分斗;再入新甘锅子内,用圆瓦儿盖合口,坐在砖上,簇炭3斤,一般通红为度,用铃铃甘锅子,倾丹入1厚瓷碟内,如玉霜白;如无药罐,只用炼得50两银甘锅子2个,分药作2处,按实烧亦可。

功能主治壮脾胃,进饮食。主虚寒证。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用冷水送下,以干物压之。

注意服药后,忌温热物少时;有孕不可服此药。

摘录《百一》卷一

《鸡峰》卷十四:白丹

药方名称白丹

处方阳起石10两(火煅通赤1宿,成白色如粉),钟乳粉3两(内称半两)。

制法白矾末半两,研细,用垍盏子销成汁,下半两钟乳粉,搅,候成丹头,与前阳起石同研匀细,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不和,注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白丹

药方名称白丹

处方钟乳粉1两,阳起石半两(火煅赤,放冷,研如粉)。

制法上为细末,入白石脂末少许,同糯米粽子为丸,如鸡头子大,丸时急以气吹之,则不粘手,候干,以生布袋打过。

功能主治益阳退阴。主虚损痼冷,及吐泻暴脱,伤寒阴证,手足厥冷,脉息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以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摄阴煎

    药方名称摄阴煎处方活磁石30克地黄首乌龟版鳖甲各15克山茱萸肉白芍山药各6克五味子4.5克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治高年元阴虚损,风阳上扰,耳鸣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二次,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外科

  • 固漏丸

    药方名称固漏丸处方鱼鳔4两,黄蜡4两,明矾1两,朱砂(飞)1两,珍珠5钱,象牙5钱。制法先将鱼鳔煮烂,杵膏,入蜡化尽,离火入诸药,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毒生肌,胶固不漏。主内外痔漏及诸般顽漏

  • 枳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枳术汤药方名称枳术汤别名枳实汤(《产育宝庆集》卷上)、白术汤(《证治准绳·女科》)。处方枳实7枚白术30克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3

  • 正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气散药方名称正气散处方甘草(炒)七钱,陈皮、藿香(去梗)、白术,各一两。厚朴、半夏(同厚朴各三两,为末,生姜四两,研烂,同为饼子,微炒)。炮制右为细末。功能主治治

  • 归魂饮

    药方名称归魂饮处方白芍60克,人参15克,贝母9克,香附9克,郁金3克。功能主治柔肝化痰。主肝气虚弱,痰气内阻。(女子梦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辨证录》卷十

  • 五蒸汤

    药方名称五蒸汤处方甘草3克(炙)茯苓9克人参6克竹叶2把葛根干地黄各6克知母黄芩各6克石膏15克(碎)粳米75克制法上十味,切。功能主治治骨蒸劳热。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250毫升,分为三服。亦

  • 补肺白石英散

    《圣惠》卷六:补肺白石英散药方名称补肺白石英散处方白石英1两(细研如粉),五味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

  • 接骨消肿止痛方

    药方名称接骨消肿止痛方处方苏木1两,好麻5钱(剪碎,锅内炒灰),乳香3钱,没药(为末)3钱。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痛。主用法用量上苏木、麻灰用黄酒煎熟去滓,冲入药内,碗合少时,温服。出汗效。摘录《良朋汇集

  • 生姜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姜汤药方名称生姜汤处方干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炮制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

  • 黄白大丹

    药方名称黄白大丹处方槐花半斤。制法用滚汤泡去石灰,焙干为末,加白矾4两,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疠风初起。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酒下,进3服。服尽病愈。摘录《解围元薮》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