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玉散

红玉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二两,黄丹半两。

炮制上同研细,

功能主治敛疮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恶水,不问日近年深,并治之。

用法用量干掺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再上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鲁府禁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白矾9钱,朱砂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钱抄1字,温水调下。

摘录鲁府禁方

《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2两,黄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敛疮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恶水。主

用法用量干掺在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1上,再上尤妙。

摘录《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

鲁府禁方》: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宫粉2钱,黄丹5分,拔过松香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头面黄水,到处生疮。

用法用量干掺患处;如疮结痂,则用香油调敷。

摘录鲁府禁方

《玉案》卷六: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轻粉3钱,血竭3钱,珍珠2钱,甘草2钱,黄连2钱,铅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疔疮不收口。

用法用量掺疮口。

摘录《玉案》卷六

《治疹全书》卷下: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石膏(煅,研,水飞)1两,黄丹5钱,血竭3钱,轻粉1钱,冰片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痘疹后发痈疽疮毒,出脓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患处,或以太乙膏贴之。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医级·杂医类方》卷八:红玉散

药方名称红玉散

处方枯矾5分,黄丹5分,水龙骨(即船底老油灰)1钱(煅,研),海螵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聤耳流脓。

用法用量方中海螵蛸用量原缺。

摘录《医级·杂医类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化积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积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7分,三棱(醋浸,炒)7分,莪术(醋浸,炒)7分,青皮(去瓤)7分,陈皮7分,枳壳(麸炒)7分,枳实(麸炒)7分,槟榔7分,砂仁7分,香附7分,莲

  • 炉甘石点眼药

    药方名称炉甘石点眼药处方炉甘石4两(烧过,水飞),黄连末2钱,硼砂1钱,青盐半钱,乳香半钱,黄丹3钱,轻粉,硇砂少许,麝香少许(并研如粉)。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小眦破痒痛。用法用量柱子点之。摘录《

  • 高良姜酒

    药方名称高良姜酒别名高良姜饮处方高良姜。功能主治霍乱吐痢,腹痛气恶。乳石发,转筋气急。用法用量高良姜饮(《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外台》卷六引《备急方》

  • 黑豆方

    药方名称黑豆方处方小粒黑豆1升,天雄乌头(四月采,净去土,勿洗,捣绞取汁)2升。制法渍豆1宿,早晨滤出,晒干,如此7次止。功能主治大风癞,恶疮至甚者。用法用量每服取豆2-3粒,以温酒送下,渐加至6粒,

  • 槐芽散

    药方名称槐芽散别名空心散处方槐芽1两,胡黄连1两,杨梅青1两,龙脑(研)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青盲。雀目,及内外障眼。用法用量空心散(《普济方》卷八十三)。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白玉蟾擦药

    药方名称白玉蟾擦药处方白芷、草乌、南星、半夏、丢子杏仁、白及、白蔹、蛇床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病风,手足及遍身有肿块成疮,或冷麻者。用法用量以姜片蘸药擦之,待皮活病退方止。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解肌苍术散

    药方名称解肌苍术散处方苍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姜(炮)3分,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伤寒,胃气不和。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小盏,入

  • 健脾化痰汤

    药方名称健脾化痰汤处方白术、陈皮、柴胡、当归、鳖甲、茯苓、人参、贝母、知母、黄耆、半夏(制)、黄芩、甘草、白芍。功能主治健脾化痰。主疟疾。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三

  • 蛤青散

    药方名称蛤青散处方蚌粉(新瓦炒令通红)、青黛少许。功能主治痰嗽面浮。久嗽。用法用量《惠直堂方》本方用法:每服二钱。临床应用痰嗽:宋徽宗宠妃,苦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内医官李防御治之,三日不效,当诛。

  • 红粉生肌膏

    药方名称红粉生肌膏处方红粉5g(又名红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药均匀调成膏,加消毒纱布制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瘘管管壁瘢痕组织及不良肉芽组织。主慢性顽固创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