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钩藤饮子

钩藤饮子

《灵验良方汇编》卷三: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钩1钱,防风1钱,独活1钱,天麻1钱,天竺黄1钱,羌活1钱,川芎1钱,升麻5分,甘草(炙)5分,龙胆草5分,麻黄5分,蝉退5个(去头足)。

功能主治一切惊风潮搐,目视昏迷。

用法用量生姜2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三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张涣方: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半两,蝉壳半两,黄连(拣净)1两,甘草(微炙)1两,川大黄(微炮)1两,天竺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痫啼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水8分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4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张涣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别名钩藤饮、钩藤散、钩藤钩饮

处方钩藤3分,蝉壳半两,防风(去芦头,切)半两,人参(去芦头,切)半两,麻黄(去节,秤)半两,白僵蚕(炒黄)半两,天麻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川芎1分,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利,脾胃虚风慢惊。

用法用量钩藤饮(《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钩藤散(《婴童百问》卷三)、钩藤钩饮(《兰台轨范》卷八)。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钓藤饮”,《准绳·幼科》引作“钓藤饮子”。

寒多,加附子末半钱。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圣惠》卷七十六: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半两,蚱蝉1枚(去翅足,微炙),人参1分(去芦头),子芩1分,川大黄1分,牛黄1小豆(研入)。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发热,时时戴目,口中吐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4分,加竹沥半合,更煎微沸,下牛黄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利1两度为妙。

注意乳母忌蒜、面、炙煿物。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猜你喜欢

  • 行气下乳汤

    药方名称行气下乳汤处方生地当归川芎各3克白术(土炒)茯苓各1.8克 制香附陈皮红花各1.5克穿山甲3片(炒)木香0.6克功能主治治气血郁滞,产后缺乳。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梅氏验方新编》

  • 高良姜酒

    药方名称高良姜酒别名高良姜饮处方高良姜。功能主治霍乱吐痢,腹痛气恶。乳石发,转筋气急。用法用量高良姜饮(《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摘录《外台》卷六引《备急方》

  • 灵脂丸

    《直指小儿》卷三:灵脂丸药方名称灵脂丸处方北五灵脂2钱,缩砂仁2钱,白豆蔻仁2钱,麦芽(炒)2钱,蓬术(煨)2钱,青皮(去白)2钱,橘红2钱,使君子肉(焙)2钱,虾蟆(炙焦)3钱。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

  • 产后调理方

    药方名称产后调理方处方当归身9克川芎4.5克 生地6克赤芍药4.5克 元胡(醋制)6克牛膝15克蒲黄4.5克干姜(炒黑)2.1克肉桂(火盛者及夏月勿用)2.1克山楂肉9克五灵脂(醋炒,去沙)3克桃仁(

  • 甘遂槟榔散

    药方名称甘遂槟榔散处方甘遂,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1钱(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积水、疳水。用法用量紫苏木瓜汤点下;脚肿,木瓜汤下。注意忌服甘草药。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 集成三仙丹

    药方名称集成三仙丹别名三仙丹处方五灵脂1钱,南木香5钱,巴豆仁40粒。制法上将灵脂、木香研为细末听用,以巴豆剥去壳,取净肉40粒,去其肉上嫩皮,纸包水湿,入慢火中煨极熟,取起,另以绵纸包之,缓缓捶去其

  • 化痞反正膏

    药方名称化痞反正膏处方川乌1两,草乌1两,半夏1两,红芽大戟1两,芫花1两,甘草节1两,甘遂1两,细辛1两,姜黄1两,山甲1两,狼毒1两,牵牛1两,威灵仙1两,巴豆仁1两,三棱1两,蓬术1两,枳壳1两

  • 当归红花酊

    药方名称当归红花酊处方当归150g,红花50g,60%乙醇适量。制法取当归切成簿片后与红花混匀,按浸渍法浸渍7天,制成酊剂1000ml即得。功能主治调经养血。主月经不调,痛经。用法用量每次口服2-5m

  • 补益小泽兰丸

    药方名称补益小泽兰丸处方泽兰2两,藁本1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1两半,人参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阳起石2两(酒

  • 香附旋复花汤

    药方名称香附旋复花汤处方生香附9克旋复花(绢包)9克 苏子霜9克 广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 薏仁15克功能主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