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银翘散

银翘散

药方名称银翘散

处方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制法上杵为散。

药理作用银翘散的药理作用 《中医杂志》1986(3):59,1.解热:在大鼠实验性体温增高时,分别给予银翘散袋泡剂和片剂,动物体温得以下降,尤其以袋泡剂作用明显。2.抗炎:银翘散袋泡剂对不同原因所致之炎症均有显着性的抗炎作用,而片剂与煎剂对某些炎症作用甚弱或无作用。3.抗过敏:对天花粉所致大、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过敏性休克死亡率。4.促进免疫功能:在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的情况下,袋泡剂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上述作用,无疑是临床应用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现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备注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透泄散邪,清热解毒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散风清热,荆芥穗、淡豆豉辛散透表,解肌散风为臣;桔梗甘草以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佐;竹叶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为使。诸药相合,共成辛凉解肌,宣散风热,除烦利咽之功。

按:本方制成丸剂,名“银翘解毒丸”。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猜你喜欢

  • 橘香散

    《博济》卷二:橘香散药方名称橘香散别名顺气橘皮汤、白术橘皮散处方白术4两(米泔浸1宿,洗净),陈皮2两(去白),茯苓2两(去皮),甘草2两(炙),附子1两(炮),干姜半两(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调

  • 穿瘿丸

    药方名称穿瘿丸处方通草60克杏仁(去皮、尖,研)牛蒡子(去油)各30克射干昆布(去咸)诃黎勒海藻(去咸)各12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主瘿瘤结硬。用法用量每次1丸,噙化,咽津下

  • 沉香内补丸

    药方名称沉香内补丸处方沉香5钱,广木香5钱,乳香、人参5钱,母丁香3钱,石燕1对(烧红,醋浸),海马1对(酥),鹿茸5钱(酥炙),仙灵脾5钱(酥炙),穿山甲5钱(灰炒),韭子5钱,八角茴香5钱,木通1

  • 秘方补心丸

    药方名称秘方补心丸处方当归生地各45克川芎甘草人参各30克柏子仁酸枣仁各90克远志(去心)75克 辰砂(飞)胆星各15克金箔20片麝香3克琥珀9克石菖蒲18克茯神(去皮,心)21克制法上研为细末,蒸饼

  • 二神丸

    《普济本事方》卷二:二神丸药方名称二神丸处方破故纸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大肥枣49个,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上药末杵匀,丸如梧

  • 大黄除热汤

    药方名称大黄除热汤处方大黄3两,黄芩3两,柴胡1两,芒消(别研)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阳实发热。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1盏,去滓;入芒消1钱匕,再煎2-3沸,温服。摘录《普济方

  • 赤石禹余粮汤

    药方名称赤石禹余粮汤处方赤石、禹余粮,各四钱。功能主治治伤寒下痢不止,热在下焦。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 木香橘皮丸

    药方名称木香橘皮丸处方木香7.5克丁香7.5克 陈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乌梅(连核用)各30克肉桂(去粗皮)15克 缩砂仁15克黑牵牛(微炒)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麻痘风搐方

    药方名称麻痘风搐方处方人参、羌活、防风、僵蚕(醋炒)、南星(姜制)、白附子(姜制)、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疮欲出,身热烦躁,忽发惊搐。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其搐立止。摘录《医学纲目》卷三

  • 洞见碧霄

    药方名称洞见碧霄处方鹰眼睛。功能主治明目。主用法用量和乳汁研之,注眼中,1日3次。3日见碧霄中物。摘录方出《医统》卷九十五,名见《审视瑶函》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