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浴汤

防风浴汤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防风浴汤

药方名称防风浴汤

处方防风如克 蒴翟(切)30克 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 川升麻30克苦参90克茵芋30克 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矾30克枳壳3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祛风,润燥,止痒。主风湿外侵,周身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防风浴汤

药方名称防风浴汤

处方防风3两,羊桃根3两,石南1两,秦艽1两,菵草1两,蒺藜子1两,蛇床子1两,白及1两,枳壳1两,苦参3两,升麻1两。

功能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瘙痒麻木。

用法用量上件合煎,浴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

杨氏家藏方》卷四:防风浴汤

药方名称防风浴汤

处方荆芥穗4两,苦参3两,地骨皮3两,白牵牛3两,赤小豆3两,白蒺藜(炒,去刺)2两,防风(去芦头)2两,白僵蚕(炒,去丝嘴)2两,香白芷2两,蓖麻叶2两,杉木2两,蒴藋叶2两,木鳖子1两半(去壳,炒令焦黄色),当归(洗,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湿脚气,气血凝滞,皮肤粗涩,不自润泽。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水4碗,入连根葱白5茎,擘开,同煎5-7沸,倾出,入朴消末2钱,重搅匀,先熏,候通手淋渫。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圣惠》卷二十四:防风浴汤

药方名称防风浴汤

处方防风3两,蒴藋(切)1升,羊桃根3两,石南1两,秦艽1两,川升麻1两,苦参3两,茵芋1两,白蒺藜1两,蛇床子1两,白矾1两,枳壳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风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以水7斗,煎至5斗,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避风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 辟瘟丹

    《种福堂方》卷二:辟瘟丹药方名称辟瘟丹处方乳香1两,苍术1两,细辛1两,川芎1两,甘草1两,降香1两,或加檀香1两。制法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防瘟疫,辟秽恶。主用法用量此药烧之,能令瘟

  • 姜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苓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2钱,甘草2钱,半夏2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痰饮咳喘。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草豆蔻饮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草豆蔻饮药方名称草豆蔻饮处方草豆蔻(去皮)1分,高良姜1分,常山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生姜半分,淡竹叶1握,黑豆50枚。功能主治寒疟。

  • 经进清中汤

    药方名称经进清中汤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炒)1两,粉草1两(炙),新菖蒲(去皮,净)2两(以米泔浸3伏时,去苦水,用生姜连皮7钱切片,入盐同拌,罨1宿,焙),白盐1两半。制法

  • 黄连茯苓丸

    药方名称黄连茯苓丸处方黄连5两,白茯苓5两,破故纸(微炒)半两,菖蒲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水源,降心火。主虚损。用法用量每服6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摘录《御药院方》卷

  • 车前子草散

    药方名称车前子草散处方车前草2两,榆白皮1两(锉),乱发如鸡子大(烧灰)。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石淋,小便涩痛,频下沙石。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煮取1盏半,去滓,入乱发灰,更煎2-3沸,食前分为3服。摘录

  • 沉附膏

    药方名称沉附膏处方附子2只(重7钱者。慢火炮,去皮脐),沉香3钱,乌药3钱。功能主治滋助真气。主男子真气伤惫,形羸气劣,渐成痨瘵,将不救者。用法用量将附子以快刀薄切如纸,平分作3服,每服别用沉香、乌药

  • 长肉八宝丹

    药方名称长肉八宝丹处方煅龙骨1钱,扫盆1钱,煅甘石3钱,赤石脂3钱,上血竭1钱,煅石膏1两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长肉生肌。主用法用量频掺。摘录《吉人集验方》下集

  • 二温散

    药方名称二温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煨,锉)1两。功能主治心疝,冷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锉散。每服1钱,用热酒调下,不拘时候;妇人醋汤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八

  • 加味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通气汤处方茴香、乌药、当归、芍药、香附、山楂子、陈皮、茯苓、白术、延胡索、吴茱萸、槟榔、泽泻、木香、甘草。功能主治产后小腹及腰疼,甚则肛门窘迫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