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酒

附子酒

普济方》卷三一七:附子酒

药方名称附子酒

处方附子1枚(不去皮,重1两),皂角刺21根(1方加黑豆1合)。

制法上锉细,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却合作一处,密缚泥头,经二宿。

功能主治痛风;妇人血风,身上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1盏,温服,不拘时候,未效又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七

《千金》卷八:附子酒

药方名称附子酒

处方附子1枚(重2两者,亦云2枚)。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络散寒邪。主大风,冷痰癖,胀满,诸痹。

用法用量以酒5升渍之,春5日。每服1合,1日2次。以痹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附子辛烈,人但知为回阳之药,不知其有寒湿、痿躄、拘挛之用,更渍之以酒,为逐湿开痹要药,不烦他物佐使也。

摘录《千金》卷八

《圣惠》卷四十五:附子酒

药方名称附子酒

别名二味独活

处方附子5两(炮裂,去皮脐),独活5两。

制法上锉,以酒5升,渍5-6日。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湿痹,筋脉挛急疼痛。

用法用量二味独活酒(《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 附子荜茇丸

    《鸡峰》卷十四:附子荜茇丸药方名称附子荜茇丸处方黑附子(炮,去皮脐)1两,荜茇1两,干姜(炮)1两,良姜(锉)1两,丁香1两,吴茱萸(汤洗,焙)1两,肉桂(去皮)半两,山茱萸(去核,炒)半两,草豆蔻半

  • 参苓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苓内托散处方归身1钱,黄耆1钱,川芎1钱,白芍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山药1钱,熟地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5分,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5分,地骨皮5分。功能主治鬓疽已成,坚而

  • 灵芝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灵芝丸药方名称灵芝丸处方苍术1斤(米泔浸,时换水)。制法上一味,用竹刀刮去皮并土,夏浸三日,冬七日,晒干,木臼内捣罗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骨髓,通利耳目。主脾肾气

  • 沉香天麻汤

    药方名称沉香天麻汤处方沉香川乌(炮,去皮)益智仁各6克甘草4.5克(炙)姜屑4.5克独活12克羌活15克天麻黑附子(炮,去皮)半夏(泡)防风各9克当归4.5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儿因恐惧发

  • 黄耆膏子煎丸

    药方名称黄耆膏子煎丸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柴胡1两,黄芩1两,白芷半两,知母半两,甘草(炙)半两,鳖甲1个(半手指大,酥炙)。制法上为细末,黄耆膏子(上用黄耆半斤,为粗末,水2斗,熬1斗,去滓,

  • 芩连二母丸

    药方名称芩连二母丸处方黄连黄芩知母贝母川芎当归白芍生地 熟地蒲黄羚羊角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化瘀散结。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

  • 镇咳宁糖浆

    药方名称镇咳宁糖浆处方甘草流浸膏40ml桔梗酊240ml 盐酸***0.8g 桑白皮酊60ml性状为深褐色的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炮制上四味,桔梗酊系取桔梗8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

  • 清脾甘露饮

    药方名称清脾甘露饮别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处方白术白茯苓山栀茵陈麦门冬生地黄芩枳壳苍术泽泻连翘甘草元明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郁遏,致生天疱疮,下体多而疼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

  • 干姜煮散

    药方名称干姜煮散处方干姜(半生半烧灰)1两,黄明胶(烧灰)1两,楮纸5张(烧灰),白面1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月水绵绵不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摘录

  • 丁香胶艾汤

    药方名称丁香胶艾汤处方熟地黄白芍药各0.9克川芎丁香各1.2克阿胶1.8克 生艾叶3克当归3.6克功能主治主劳役饮食不节,以致心气不足,崩漏不止,自觉脐下如冰,欲求厚衣被以御其寒,白带量多,时有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