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鹿角膏

鹿角膏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处方鹿角尖。

功能主治一切痈疖初起者。

用法用量砂钵内同老米醋浓磨。以鹅翎涂拂四围,当中留一口,遇干再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处方鹿角(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蠷螋尿疮。

用法用量醋调涂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医方类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鹿角膏

药方名称鹿角膏

别名麦饭石膏、三神膏、灵应膏、麦饭石围散

处方鹿角1只(烧作炭,候冷,捣筛为末),麦饭石约半斤(净洗干,碎如棋子大,有作末者,去之,于净熨斗中熬令色赤,投于米醋中,良久滤出;又熬如此9遍讫,筛为末。麦饭石者,即磨刀石及硙石是),白敛1大两(捣罗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各取1大匙,以米酢5合,文武火煎之,酢少,又旋添,约煎五十沸已来,即止,令稀稠如糊,以新净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发背。毒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麦饭石膏(《圣惠》卷六十二)、三神膏(《圣济总录》卷一三一)、灵应膏(《外科精义》卷下)、麦饭石围散(《遵生八笺》卷十八)。本方改为散剂,名“鹿角散”(见《圣惠》)。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二引《千金月令》

猜你喜欢

  • 加减四味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减四味升麻汤处方升麻、葛根、芍药、甘草、防风、桔梗、紫苏、苍术、陈皮、枳壳、柴胡。功能主治水痘赤痘。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疹热不退,加黄芩;呕吐,加藿香;泻甚者,去苍术、枳壳,加诃子

  • 保目全睛丸

    药方名称保目全睛丸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

  • 托里越鞠汤

    药方名称托里越鞠汤处方人参白术(炒)各3克陈皮1.2克川芎半夏山栀(炒)苍术各0.9克 炙甘草0.6克功能主治治乳母郁怒,肝脾内热,致乳儿患疮疡。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婴儿、乳母并服。摘录《保婴

  • 健脾豆蔻丸

    药方名称健脾豆蔻丸处方白豆蔻仁2分。枳壳(去瓤,麸炒)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制)半两,丹砂(细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

  • 近效汤

    药方名称近效汤处方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用法用量生

  • 僵黄丸

    药方名称僵黄丸别名内府仙方处方白僵蚕1两,大黄2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大头病及喉闭。用法用量内府仙方(《喉科紫珍集》卷下)。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易老方

  • 神术汤

    《阴证略例》:神术汤药方名称神术汤别名神术散(《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处方苍术(制)60克防风60克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冷。发热恶寒,无汗,脉浮而紧,

  • 三蜈散

    药方名称三蜈散处方蜈蚣(三条.一条蜜炙.一条酒浸.一条纸裹煨熟) 南星(三个.每个切作四块.逐个如蜈蚣法制)白芷(半两)功能主治治诸风口眼歪斜。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真麝香少许,热酒调一钱,食后服。摘录

  • 补益杞圆酒

    药方名称补益杞圆酒处方枸杞子、龙眼肉。功能主治补虚长智,开胃益脾,滋肾润肺。主五脏邪气,七情劳伤,心痛烦渴,神志不宁。用法用量制酒服之。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格楞藤饮

    药方名称格楞藤饮处方格楞藤不拘多少。制法上捣汁。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频呷,吐出恶涎立效。摘录《疡科选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