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煎丸

麻黄煎丸

《圣惠》卷二十:麻黄煎丸

药方名称麻黄煎丸

别名麻黄

处方麻黄5斤(去根节),白花蛇肉1斤,乌蛇肉1斤,巴豆1两(去皮心,研如膏,与前3味同于釜内用水1石旋旋添水煮,水耗即添热汤,候两复时,热水及3-4斗已来,净滤去麻黄并蛇,将药水以生绢净滤过,再入锅内慢火渐熬,令稀稠得所,盛于净器中,则别入后药),硫黄1两(滴生甘草水研1复时),硇砂浆水化去石,于铫子内熬令干)1两,干蝎1两(于瓷盒子内炒令褐色),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天麻1两,沉香1两,羌活1两,天南星1两(炮裂),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羚羊角屑1两,槟榔1两,白僵蚕1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牛黄半两(细研),***屑1两,白龙脑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入麻黄煎内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瘫痪风,脚手肿满,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麻黄丸(《圣济总录》卷七)。

摘录《圣惠》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十:麻黄煎丸

药方名称麻黄煎丸

处方丹砂(研)1两,天南星(炮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1两,白鲜皮1两,海桐皮(锉)1两,当归(切,焙)1两,防己1两,铅白霜(研)1两,腻粉(研)1两,麝香(研)1两,自然铜(煅,醋淬)2两,虎胫骨(涂酥炙)2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焙)2两,干蝎(去土,炒)2两,天麻2两,麻黄(去根节)1斤。

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研匀,用醇酒5升,煮麻黄至2升,去麻黄不用,入蜜4两,熬如稠饧,和药成剂,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手足不遂,遍身疼痛,语涩,精神恍惚及偏枯。

用法用量每服1丸。瘫痪风、暗风、四肢不遂、筋骨疼痛,葱白豆淋酒嚼下。惊风搐搦、口角垂涎、语涩神昏,薄荷汁同温酒化下。破伤风,用多年槐木煎取浓汤同温酒化下。如牙关紧急不开,即研药如泥,用葱叶于鼻中灌之即开。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猜你喜欢

  • 促经汤

    药方名称促经汤处方香附子8分,熟地黄8分,白芍药8分,莪术8分,木通8分,苏木8分,当归1钱,川芎5分,红花5分,甘草5分,肉桂、桃仁20粒(去皮尖)。功能主治月经过期不行,腰腹作痛。用法用量方中川芎

  • 车莲饮

    药方名称车莲饮处方旱莲草、车前草。功能主治溺血。用法用量捣汁,各半茶钟,和匀,空心温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养肺去痿丹

    药方名称养肺去痿丹处方金银花9克 生甘草1.5克 生地黄6克麦冬9克紫菀1.5克百部1.5克百合6克款冬花1克 贝母1克白薇1克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已久,肤黄肌瘦,毛悴色焦,膈上作痛,气息奄奄。用法用

  • 六味三棱丸

    药方名称六味三棱丸处方莪术(煨,锉)、三棱(煨)、神曲(炒)、麦蘖(炒)、青皮、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5-6个月小儿未吃谷食,有癖积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水煮清糊为丸。熟水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疏筋活血汤

    药方名称疏筋活血汤处方川芎1.8克当归(酒洗)3.6克白芍(酒洗)7.5克 生地黄(酒洗)4.5克羌活1.8克 白茯苓(去皮)2.1克苍术(米泔浸,炒)3克桃仁(炒)3克牛膝(酒炒)6克 汉防己1.8

  • 释擎汤

    药方名称释擎汤处方玄参60克 生地30克金银花60克当归30克 紫花地丁15克 贝母15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治擎疽,又名手心毒、擎珠毒。手心之中,忽然红肿高突,变成一疽,疼痛非常,昼夜无间。

  • 茴香草散

    药方名称茴香草散处方茴香草高良姜(晒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鼻痔。用法用量先吹鼻痔上二次,片时许,用细铜箸2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

  • 凉惊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凉惊丸药方名称凉惊丸处方草龙胆防风青黛各9克钩藤6克黄连15克牛黄麝香各0.6克 龙脑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清肝泻火,开窍凉心。治惊疳热搐,目赤潮热,痰

  • 和解宣化汤

    药方名称和解宣化汤处方银柴胡(水炒)3g,远志3g,炙鳖甲9g,甜杏仁9g,象贝母9g,炒谷芽9g,炒麦芽9g,竹沥6g,半夏6g,紫菀6g,黄芩(酒炒)4.5g,知母(酒炒)4.5g,橘红4.5g,

  • 杭菊糖茶

    药方名称杭菊糖茶处方杭菊花3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用法用量代茶饮服。摘录《民间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