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溪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①又名越王山、越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奉新县: 药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上有药王庙,因以名之。其山盘险而上,及其顶平阔二十里,其中有湖水澄深无底,湖岸四时花木芳浓,风景异于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玉田峰“尖如削玉,高出云表。一名美女山。又名草山岩。有三峰竞秀”。
在今江西广昌县城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军营岭在“县北一里。相传吴芮征南越时,遣将梅鋗营其下。前多稻田,左右皆平阜,惟此岭独高”。
国名。战国初,周考王都成周(今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封其弟于河南(今洛阳市西、涧水东)。因在成周之西,故称为西周桓公。后又封桓公曾孙于巩(今河南巩义市西十里康店乡),称东周惠公。此东西二周乃周畿内国,
在今青海大柴旦镇东南与都兰县交界处。海拔4037米。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铅、锌、锡、铜、锑等十多种有色金属。清咸丰年间开采。至今山中岩壁上还残留着 “咸丰十一年铅局” 字样和古矿洞的遗迹。(1)山名。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东汉中平中,美稷县徙治于此,寻废。《魏书·世祖纪》: 北魏延和三年 (434),“行幸美稷,遂至隰城”。即此。
①西汉平帝刘衎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汉书· 平帝纪》: 元始五年(公元5),“葬康陵”。臣瓒注曰: “在长安北六十里。”②东汉殇帝刘隆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安帝
在今湖北浠水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灵山“旧有城堑。相传为陶琳立砦处。明崇祯中,土人筑砦于此以御寇。全活甚众”。
在今广东南澳县南澳岛。《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 南澳山在 “县西南二百里大海中,去福建元钟澳口约三十余里。形如笔架,周二百余里。内三澳,曰青、曰深、曰隆,即长沙海尾。延袤三百里,田地沃饶,
在今安徽凤台县境。《宋书·刘康祖传》:元嘉二十七年 (450) 北伐,康祖率豫州军出许、洛,北魏引大众南度,“南王平铄在寿阳,上虑为所围,召康祖速反。康祖回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虏永昌王库仁真以长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