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尔达部落

巴尔达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那曲县境内。为“羌日六部”之一。原称霍尔,亦称霍尔巴达。辖益钦、益琼、普达、如钦玛、德萨玛、守宇妥、达德、拉机、公果玛等9个措哇,俗称“巴尔达格雄古”,意为“巴尔达九部”。统由巴尔达金格尔管理,“金格尔”(来自蒙古语,是“成吉思汗”的藏语音译),因其祖随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蒙古土默特人)至拉萨,后定居巴尔达,故名。与拉萨大贵族霍尔康家同宗同族,四世达赖时,曾与霍尔康家订过文约。金格尔家族世袭四品官爵。西藏民主改革前,最后一任金格尔彭错旺多家保存有“王堂之印”一方。境内有噶举派襄格寺和一处古墓群。

猜你喜欢

  • 罗卜藏青饶汪曲

    ?—187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曾任噶丹赤巴。咸丰四年(1854),为五世达赖喇嘛经师。同治元年(1862),赏“阿齐图诺门罕”名号,并其转世者。三年(1864),受命办理达赖喇嘛商上事务。精

  • 斡里端

    见“萧挞不也”(2426页)。

  • 宇文震

    ?—550北周宗室。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弥俄突。周文帝※字文泰子。幼而敏达。年10岁,诵孝经、论语、毛诗。后与明帝宇文毓俱从师卢诞,学礼记、尚书。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封武邑公,邑2

  • 白倭泥

    参见“黑倭泥”(2228页)。

  • 哈密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

  • 龙崩达把朗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又称龙崩崩路,意为“高骨头”、“白骨头”,旧时珞巴族区分等级的俗称。与※“龙崩阿札拉”(黑骨头)相对称。凡没有沦为奴隶,没混入低贱血统或没有违犯过氏族外婚禁忌的氏族成员,例如

  • 李成庆

    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唐末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子。思恭卒,曾暂由思恭弟李思谏任节度使,旋让职成庆,卒,思谏复任节度使。

  • 神鼓

    旧时萨满祭具。一种有柄的单面鼓。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地区较盛行。径圆不等,一般为1.5尺左右,鼓面覆以牛皮或厚纸,冒铁圈,柄上缀以铁环数个。亦有加鼓鞭者,鞭长约1.2尺,皮制。满族入关前,各家行跳神、

  • 纳印

    布依语音译,意为“掌印者的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县桑郎等地。改土归流前,为土官※亭目领有的“阴免田”。桑郎亭目王氏拥有6块印田,稻谷产量约120挑(每挑约折合5

  • 月氏都督府

    唐代在西域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又称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置,以其王叶护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蓝氏、大夏、汉楼、弗敌、沙律、妫水、盘越、忸密、加倍、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