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日记

■经日记

一卷。刘尔炘撰。刘尔炘(1865-1931)字又宽,号晓岚、果斋、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清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兰州府五泉书院讲席、主持,甘肃高等学堂总教习。长期从事文化、教育、慈善福利社团工作,专心研究撰写学术专著。晚年派为行政院赈灾委员会委员。著有《果斋一隙记》《勤学尔言》《尚书经日记》《周易经日记》《诗经日记》《春秋经日记》等。《经日记》首有自序,认为治《春秋》,应当治“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互有得失,《左传》详于事实,事实明,圣人的经旨自显,所以圣人作《春秋》只不过直书其事,其是非善恶自在言外。刘氏还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提出如何读《春秋》的问题,认为应当先其所急。刘氏将当时国情及列强喻为春秋时期,要求时人认清“何国与周为同姓,何国为异姓;何国为华,何国为夷;华何以弱,夷何以强。或由于人才之盛衰,或系乎政治之得失,或兵谋战略之不同,或交涉往来之各异,皆当悉心考究。”《经日记》论《春秋》托始于隐,无非是追溯定王、哀公这一段天下无王的历史开端,《左传》叙季札历聘中原之事,并非表彰季子之贤,而是以这种记载惋惜周王室的衰微。《左传》立言俱能言之成理,可以作为春秋史论读。此书后附大旨提纲表四卷,均是节录《左传》言论、事实而为之。有光绪三十四年(1904)刊本。

猜你喜欢

  • 易经札记

    三卷。清朱亦栋撰。亦栋原名芹,字献公,号碧山,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至平阳训导。著有《十三经札记》、《群书札记》等。此书系《十三经札记》之第一种。全书分三卷,上卷三十二条,中卷二十四条,下卷二十四

  • 音谱

    一卷。刘宋李概撰,清任大椿等辑。李概字季节,生平不详,著《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音谱》四卷,俱见《隋书经籍志》。陆法言《切韵序》所称李季节《音谱》,即此书。其书久佚,任大椿辑其见于《广韵》者凡十四条

  • 吉贝居杂记

    一卷。清施国祁(1750-1824)撰。国祁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湖北省湖州)人,廪生。本书是施氏研史杂记之文,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对宋史、金史考证,甚为详细。版本有1915年上

  • 高忠宪公事实

    不分卷。明高世儒、高世学、高世宁编,三人俱明末高攀龙之子。此书记其父事迹。首为崇祯元年诰命及三年谕祭文,以下依次为礼部祭文,祭品清单、工部发给造坟工料价目、国史本传、小传、遗墨、文震孟等人跋、朱国桢所

  • 满汉合璧帝后全徽

    一卷。是书为抄辑清天命至同治朝,十帝二十一后全谥,卷首并列肇、兴、景、显四代帝后尊谥。书为满汉字合璧书写。按有清一代制度,帝后尊谥,太祖高皇帝以创业垂统,累加至二十四字,孝慈高皇后则十六字,太宗文皇帝

  • 通鉴纲目三编

    即《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 丛笔轩遗稿

    三卷。《附录》一卷。清孙采芙(生卒年不详)撰。孙采英,江苏仪征人,胡培系之妻。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世泽楼刊本。

  • 礼记疏长编残本

    一卷。无撰人姓氏。是书仅存《礼记·大题》一节,《曲礼曰》一条。《礼记·大题》下,首先引孔颖达《正义》,次录陆德明《音义》,次录《四库全书总目》按语,次录朱彬《礼记训篡》序,次录姚姬传《礼记说》。由此可

  •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

  • 光绪会计录

    三卷。清李希圣撰。李希圣,湖南湘乡县人。光绪进士。官刑部主事。是书前有撰者自序,具言编书原委。以下卷一为收支总数,卷二为银收,卷三为各省银友。是书尽载清末甲午前国家八千多万财政收入和七千多万支出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