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注:“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乖乱日甚。所以亢而过甚,则害乎所胜,而承其下者,必从而制之。”阴阳五行之间某一方面过于亢盛,则将使整体失去平衡稳定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亢则害”;当某一方过亢而为害时,其下承之气(即能克制该过亢者,如火气过亢,则水为其下承之气)应该发挥制约作用,使其归复于平而不再继续过亢为害。例如火热盛实于肠胃而出现阳明实证,必须用寒下的承气汤类解除盛实的火热,以免其耗伤津液的危害。

猜你喜欢

  • 善后养正汤

    即养正汤,见该条。

  • 灸疗器

    即温灸器,见该条。

  • 金疮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

  • 经行发热

    病证名。见明·陈文昭《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发热,经病发热。包括经行潮热。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症。有外感、内伤、虚实之分,以内伤居多。《女科经论》引李氏“经行潮热有时为内伤,属

  • 枨后生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 疳积

    病证名。疳疾而有积滞的证候。出《小儿药证直诀》。古人认为“无积不成疳”,“积是疳之母”。积的成因,多由嗜食生冷、甘肥、粘腻、积滞中脘,脾胃不能消化而致。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泄泻,所出之物有酸腐

  • 张仲景飞尸走马汤

    见《外台秘要》卷七方。即走马汤,见该条。

  • 股不收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 手气

    证名。亦称手肿痛。见《证治要诀》卷三。指手指肿痛或连臂膊作痛。多因脾虚风湿或风热挟痰,内阻经络所致。宜用五痹汤、蠲痹汤等方。因肿疡所致者,宜按痈肿论治。

  • 野万年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